用户登录

你在这里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力学

魏红的照片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种两侧镀有金属电极的聚电解质(通常是Nafion或Femion,由简单的盐溶液膨胀)条或膜。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电活性聚合物器件,而不是一类新的材料。当在其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它将根据极性(负电荷凝胶的阳极)向任一电极弯曲,并且变形的大小可以由电信号控制。相反,IPMC的变形可以产生电信号甚至能量输出[1-4].因此,IPMC最近成为驱动、传感器和能量收集应用中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当与某些对其他环境刺激(如pH值或温度)有响应的凝胶特性相结合时。

与传统的驱动装置相比,IPMC具有体积小、简单、成本低、弹性强、无噪音、生物相容性好、工作电压低、变形能力强等特点。一个].但它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驱动响应非线性并伴有不可控制的松弛,响应相对缓慢,工作电压受溶胀介质电解的限制,随着溶胀介质的蒸发,其性能长期恶化,其运行具有时间和历史依赖性等[56].通过改变膨胀介质或修改聚合物基质和电极的结构,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努力来克服这些问题。7-10].

另一方面,ipmc的潜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聚电解质凝胶的变形理论[b几乎是在小黑一雄发表他的第一个IPMC设计的同时发起的[11].在相同的框架下,计算了IPMC的平衡和弯曲动力学[1213].认为自由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漂移,浓度梯度产生渗透压差驱动凝胶弯曲,而凝胶弯曲由基质的弹性阻力来平衡,而凝胶的动力学是由多孔性和扩散的现象学定律而不是粘弹性定律来表述的[c].后来又增加了另一个应力部分,以包括固定电荷的集体行为[14-17].Nemat-Nasser为Nafion提供了这种压力的详细模型[18],他假设Nafion含有溶液簇和亲水聚合物基质,其详细形态由水化程度决定,正如材料模型所表明的那样[1920.].双离子层在相边界形成,其中有序极化的静电相互作用导致净超压。虽然基本的微观结构特征被捕获,但为了将这种效应纳入连续体理论的总体框架,还必须做出更多的假设。

最近提出的聚电解质凝胶的非线性场理论[21提供了一种描述聚电解质凝胶的变形和电化学的方法。该理论表明,聚电解质凝胶的平衡行为完全取决于其自由能密度,作为应变、电位移和流动物质浓度的函数。渗透压的概念,它经常被没有物理定义地使用[22d],作为不可压缩约束的拉格朗日乘子引入。根据所有流动物质的守恒定律和流动物质的扩散通量与其驱动力(化学势梯度)之间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控制聚电解质凝胶在非平衡状态下演化的方程。自一致的模型还应具有由自由能函数推导出的化学势,其中包含聚合物的弹性、可移动物质的浓度和电场的贡献。如果选择自由能函数和动力学定律的特定组合,就可以恢复能斯特-普朗克方程,这是一种经常用于各种模型的演化方程[1516].显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其自由能函数/动力学定律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能够填补这一理论认识上的空白之前,可能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1.微观结构和电极/界面厚度的影响

现有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在电极附近存在一个离子耗尽区,而变形是由这个边界层决定的[18].然而,大多数模型简单地假设电极和聚合物基体之间有一个尖锐的界面。在这样的假设下,在平衡或稳定状态下,物理定律和简单的量纲分析将导致一个结果,凝胶的大部分是电中性的,除了边界层,以德拜长度为特征。虽然一维分析可以估计由薄边界层超高应力引起的弯矩,但三维连续力学表明,表面压应力可能会导致表面不稳定,如皱折和折痕。另一方面,有效的IPMC设计实际上需要电极金属颗粒渗透到聚合物基体中,并且实验也表明,驱动应变与电极的形态和厚度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j]。2324].有可能能量主要存储在“模糊”的电极-聚合物界面,或有限厚度的微结构电极中,而不是存储在聚电解质和数学上锋利的界面之间的薄边界层中。

2.静电学的基本定律在电解金属复合材料中仍然有效吗?

在现有的大多数IMPC模型中,电场的控制方程即泊松-玻尔兹曼方程是由高斯静电定律推导出来的。当排除所有带电粒子时,均质聚电解质混合物有时被视为介电介质[21].然而,对于具有不同长度尺度的微观结构的材料,这种假设的有效性从未被讨论过。例如,在界面处的金属、聚电解质和离子溶液的混合物,似乎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既是电导体又是离子导体的介质。即使对于结构是随机的情况,如何找到合适的均匀化方法也是一个挑战。另一个例子是Nafion的微孔结构,其中移动电荷是有序分布的,并且这种分布与宏观电场相互作用。

3.静电和离子对力/应力的贡献的起源和机制

固体静电力的定义和符号一直存在争议他的论文关于可变形介质。在一个包含介电聚合物和溶剂、移动离子和不移动离子,甚至电子导体的系统中,连续介质力学方式下的“力”或“应力”甚至是难以想象的。也许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像力和应力这样模棱两可的术语。一个自然产生的问题是,聚合物网络和移动离子所携带的电荷如何相互作用,如何与外部场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影响整个系统。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产生的影响比仅仅计算聚合物条的弯曲要广泛得多。例如,生物组织是具有相似或更复杂结构的材料。定性上,有人认为主要贡献包括固定电荷之间的静电斥力和溶剂中移动离子浓度差的渗透作用[25].

一种常用的方法(例如在多相理论中)是引入化学膨胀应力[26]或类似的特征应变[e],其热力学有效性最近受到质疑[27].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均匀化电荷分布来利用介质中的麦克斯ell应力。

或者,人们可以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开始,把所有的离子-离子相互作用加起来,这种方法类似于统计物理学或原子模拟[28].然而,与计算麦克斯韦应力类似,需要对所有相互作用对进行仔细的求和,这也引入了微观结构(例如电双层)如何随着宏观场的变化而演变的问题。

IPMC不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是一种具有可调参数的天然软质材料模型系统。对它进行建模可能是理解软物质机制的第一步。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个M. Shahinpoor和K. J. Kim,“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基本原理”,Smart Mater。结构体。10, 819 (2001)

[bDoi, M. Matsumoto和Y. Hirose,“离子聚合物凝胶的电场变形”J. Macrocol。20., 5504 (1992):

[cP. G. deGennes, K. Okumura, M. Shahinpoor, K. J. Kim,“离子凝胶中的机电效应”,《欧洲物理》。列托人。50(4) 513 (2000)

[dM. Shahinpoor,“离子聚合物凝胶作为机器人人工肌肉的连续电力学”,Smart。板牙。结构体。3., 367 (1994)

[eS. nematt - nasser,“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驱动的微观力学”,应用物理学报95(5): 2899 (2002)

[f]K. J. Kim和M. Shahinpoor,“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I制造技术”,Smart Mater。结构体。12, 65岁(2003)

[g]M. Shahinpoor和K. J. Kim,“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II仿生传感器、致动器、换能器和人造肌肉的建模与仿真”,智能材料。结构体。10, 819 (2001)

[h]M. Shahinpoor和K. J. Kim,“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工业和医疗应用”,Smart Mater。结构体。13, 1362 (2004)

其他参考资料:

[1[2]王晓明,王晓明,王晓明,“电刺激下铂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学报。27(4), 436 (1995)

[2]王晓明,王晓明,王晓明,等。一种新型电化学活性膜材料的研制与应用[j]。结构体。1, 172 (1992)

[3]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在仿生肌肉中的应用研究”,机械工程学报。结构体。7, 15 (1998)

[4[M. Aureli, C. Prince, M. Porfiri, S. D. Peterson,“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在流体环境中的能量收集”,智能材料结构19, 015003 (2010)

[5[7]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苏志强,“行星机构中IPMC作动器的设计与应用”,机械工程学报。板牙。交响曲3987-21 (2000)

[6[2]鲍晓燕,李淑娟,“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宏观模型与测量”,工程物理学报(自然科学版)。板牙。交响曲4695-27 (2002)

[7S. nematt - nasser和Y. Wu,“不同主链离聚体和不同阳离子形式的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比较实验研究”,J applied。理论物理。93(9), 5255 (2003)

[8]李志强,李志强,“高应变离子液体电活性致动器”,机械工程学报,26(1),173(2006)

[9]罗志伟,刘志强,王志强,“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驱动机构的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1(1):1-2。65(2007)

[10[3]刘士生,刘勇,张启明,林明,周晓霞,何建荣,张启明,“导电网络复合材料对离子聚合物导电网络复合材料致动器机电性能的影响”,传感器与致动器学报157, 267 (2010)

[11[j]王晓明,“电刺激下聚合物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学报5, 27 (1992)

[12[4]张晓明,张晓明,张晓明,“电控制聚合物凝胶在自适应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机械工程学报1, 95 (1992)

[13[M. Shahinpoor,“离子聚合物凝胶在机器人人工肌肉中的连续电力学应用”,机械工程学报。板牙。结构体。3., 367 (1994)

(14[J]张志强,张志强,“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输运现象研究”,化学工程学报。SOC152(9), a1804 (2005)

(15[3]罗仁荣,李洪华,林桂英,“ph -电敏感水凝胶化学-电-机械行为的建模与仿真”,化学学报(自然科学版)。Bioanal。化学。398, 863 (2007)

[16[3]李志强,“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电荷动力学研究”,物理学报(英文版)104, 104915 (2008)

(17[J]王晓明,王晓明,王晓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热动力学模型研究”,中国机械工程学报。板牙。系统。结构体。20.(6), 741 (2009)

[18[3]陈晓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研究”,高分子学报,2005,27 (2):449 - 45695(5): 2899 (2002)

(19W. Y. Hsu和T. D. Gierke,“全氟离子聚类的弹性理论”,Macromol。15, 101 (1982)

(20K. A. Mauritz和R. B. Moor,“国家的理解状态”,化学。牧师。104, 4535 (2004)

(21洪伟,赵旭,索之,"聚电解质凝胶的大变形与电化学“机甲。”理论物理。固体。58, 558-577(2010)。

(22P.J. Flory,《聚合物化学原理》,伊萨卡,纽约,Come11大学出版社(1953)

(23[N. Fujiwara, K. Asaka, Y. Nishimura, K. Oguro和E. Torikai,“金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复合材料在电刺激响应材料中的制备”,化学。板牙。12, 1750 (2000)

(24[K. Onishi, S. Sewa, K. Asaka, N. Fujiwara, K. Oguro,“聚合物电解质致动器的电极形态和弯曲响应”,电化学学报46, 737 (2000)

(25[3]郭学恩,“关节软骨力学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中国机械工程,2011。启生物医学。Eng。4, 175 (2002)

(26赖文明,侯景生,王文昌,“关节软骨的变形与肿胀”,中华医学杂志。同上。113, 245 (1991)

(27日J. H. Huyghe和W. Wilson,“带电水合组织三相理论的热力学可接受性”,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同上。131, 044504 (2009)

(28S. a . Rice和N . Nagasawa,《聚电解质溶液,理论介绍》,学术出版社,纽约(1961)

本次审核是在小王的帮助下完成的。

评论

马连华的照片

亲爱的未红,感谢您组织的新月会。不错的话题IPMC作为一种智能聚合物致动器,在电场作用下表现出机械变形行为。我对下面这个问题很纠结。如上所述,两个电极之间的介电体是聚电解质条或膜。与传统的介电聚合物不同,聚电解质凝胶是聚合物链、水和离子的混合物。如果饱和的聚电解质凝胶受到外部机械载荷,我相信凝胶在这种机械力的作用下会排水,也就是说,水可以从凝胶中迁移出来。我想知道当IPMC只受到电场(没有机械负荷)时,溶剂是否会迁移出去。从一些文献来看,IPMC中的溶剂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不会迁移,尽管聚电解质条会变形。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能帮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吗?提前感谢。联华

xiao_wang的照片

嗨,莲花,

溶剂在IPMC表面的迁移也被观察到。例如(参考文献18,第二部分B),在驱动过程中,由甘油膨胀的IPMC在阳极侧干燥,在阴极侧湿润。

这是因为溶胀介质的化学势实际上与溶胀比有关。如果加入溶剂分子,聚合物网络就会膨胀,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功与聚合物网络变形的程度有关。在参考文献21,eqn(6.11)中可以找到一种数学方程的形式。

miu_{溶剂}=\frac{\偏W}{\偏C_s} + \Pi*v_s

其中W是系统的自由能,C_s是溶剂(在这里是水)的浓度,\Pi是渗透压,v_s是水分子的大小。

当凝胶中水的化学势超过气相或自由水的化学势时,凝胶就会失水。这种现象在IPMC中罕见的原因是,与试图挤压凝胶(~100%)相比,驱动应变很小(~1%)。这种变形是由电功还是机械功造成的并不重要。

马连华的照片

你好小,

谢谢你的解释。

我可以理解凝胶受到机械力挤压时溶剂的迁移机理,因为水的化学势由于压缩力的作用而增大,更高的势驱使凝胶失去溶剂。

然而,我仍然对电场引起的溶剂迁移感到困惑。我们知道,聚电解质凝胶在电场作用下没有应力,凝胶中溶剂的化学势与外部溶剂的化学势平衡。电功完全转化为凝胶的应变能。

如果溶剂可以从凝胶中迁移出来,驱动源是什么?

谢谢

联华

马连华的照片

也许这种迁移可以解释如下:

溶剂的化学势由三部分组成:1.溶剂的化学势。混合能2。聚合物链的应变能电场能量

在第一平衡态(无电场),溶剂的化学势有两个贡献(1混合能+2应变能),并与外溶剂的化学势平衡。

如果在凝胶上施加电压,电场能完全转化为聚合物链的应变能,增加了应变能的贡献。为了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必须降低混合能对化学势的贡献,然后凝胶失去溶剂以减少溶剂的体积。

联华

xiao_wang的照片

嗨,莲花,

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混合项对总自由能的贡献可能会由于外加电场而减少,我的想法是,例如,在Nermat-Nasser的论文中提出的在Nafion/溶剂相边界形成的某种有序结构。

不幸的是,我不能同意你的想法。谈论能量守恒和从一个到另一个的转换是正确的,但在处理它的导数时就不一定了。如果你真的对溶剂输运的真正“来源”感兴趣,你必须对化学势求导,写出动力学定律,并检查热力学驱动力中的主导项。顺便说一下,应力可以写成自由能的另一种导数,这与化学势的问题无关(尽管人们可以用麦克斯韦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

马连华的照片

你好小,

谢谢你的解释,澄清了这个问题。

我同意我们应该对化学势求导,写出热力学驱动力的第一项。我们可以得到严格的公式来描述迁移现象。

我认为溶剂化学势的来源可以用来直观地解释溶剂的迁移

对于无电场的初始平衡态,对C(溶剂分子数)求导,得到的化学势是聚合物链张力和溶剂与聚合物混合的结果。即个人= miu1 + miu2。凝胶中溶剂的化学势与外部溶剂的化学势相同。

在初始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施加电场,得到新的平衡态。在这种情况下,凝胶中溶剂的化学势也与外部溶剂的化学势相同。由于电场能的引入,凝胶中溶剂的化学势由三部分组成:应变能+混合能+电场能。即个人= miu1 + miu2 + miu3

与初始平衡态相比,miu2的贡献相对较小,即miu2减小

我不太确定这是否正确。

我会检查详细的推导。

再次感谢您的评论。

联华

jiangyuli的照片

感谢Wei对IPMC的精彩评论。我有工作的运气
十多年前,我和Sia一起研究了这个迷人的材料系统
和Sia一起发表了两篇早期论文,应用学报
物理
体积:87问题:7页:3321-3331,以及材料力学体积:32问题:5页:303 - 314
虽然我离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后没有再研究这个话题,但它一直都有一个
在我心中的特殊位置。

Wei提到了一些我们很纠结的问题
试图了解IPMC的机制,微观结构和
静电相互作用。从那时起,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有些
问题仍未得到解答。我将分享我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IMPC常与
聚电解质凝胶,但在我看来,有一些相当显著
的差异。事实上,相对于外加电的弯曲方向
IPMC与聚电解质凝胶相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可以
现在不能看到志贺关于凝胶的论文了)。不同之处在于
后;(1) IPMC或多或少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具有大量的再分配
在国家内部,而不是进出,而凝胶溶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中间有传质。因此,水在……中起着重要得多的作用
凝胶的变形;(2) Nafion之间确实具有亲水性相分离
离子簇和疏水性基质,这样的微观结构确实有
对IPMC的反应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IPMC也是
与介电弹性体不同的是,它也存在可移动的离子
由于离子通道由电荷传导而来,虽然它的基体确实可以观察到
作为电介质,我想。由于这些原因,我们认为(我仍然这样认为)
是静电相互作用,而不是渗透压,起了作用
在IMPC变形中起主导作用,正如我们在应用物理杂志体积:
87问题:
7页:
3321 - 3331。

实际的静电相互作用,当然,比我们展示的过度简化的连续图要复杂得多,为了完全理解它的机理,我认为有必要缩小一个比例,用
离散离子,而不是连续电荷/离子密度。有了这个,我想a
更清晰的画面将会出现。

魏红的照片

感谢江宇的宝贵意见和澄清。正如你所看到的,这篇JClub文章只是我们在阅读相关文献时写的一个笔记。内容反映了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的困惑。在一些描述或陈述中肯定存在错误和误解。我相信这个JClub的目的之一是引起讨论,并希望对这个主题有更好的理解。

我同意你的观点,当IPMC在液体溶剂中直接用作致动器时,它的材料和机理与聚电解质凝胶不同。然而,从连续体的角度来看,我认为ipmc的基体材料和聚电解质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两者都是交联聚电解质,都含有溶剂(水),都含有移动离子。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然而,在连续介质力学中,我们通常对整个材料类别有一套“通用”场方程,但对单个材料(具有特定微观结构)有一个独特的“本构律”。类似地,我认为ipmc的行为应该符合聚电解质的一般框架。通过开发一个合适的自由能函数(可能与Flory-Renners非常不同,因为膨胀不是这里的关键问题)和控制流动物种迁移的动力学方程,我们将能够捕获ipmc的机制。

我们还认为材料的微观结构会影响其性能。例如,电极附近的材料微观结构可能与电极中间的材料非常不同。如果是这样的话,将IPMC建模为一种均匀的材料,在其厚度上具有相同的控制方程,并将电极作为数学线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

我们也意识到(就在最近)IPMC中移动物种数量的限制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许这是液体凝胶和IPMC之间的主要区别。

jiangyuli的照片

Wei,我非常同意你在回复中所说的一切。当我提到IMPC和凝胶的区别时,我关注的是机理。就方法论而言,它们当然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也同意金属-Nafion界面的微观结构与Nafion内部的微观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这需要在分析中考虑到。对于具有离子簇的Nafion,我也相信如果通过微观研究来了解连续统理论将是非常有益的。我将非常有兴趣了解你对这些迷人材料的发现。

周金雄的照片

你好,魏,

很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才注意到你组织的这个非常好的日记俱乐部。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对你之前对姜瑜的评论所作的答复的最后一句话有一个疑问。您能解释一下限制流动物种数量的影响吗?你提到它起着重要的作用。移动物种数量的限制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问候,

Jinxiong

xiao_wang的照片

嗨,集成商

我是小薇的学生。感谢您澄清了Nafion和均质聚电解质凝胶之间的区别。通过研究贵组的出版物,我对IPMC有了很多了解,但我还有一些疑问。

正如文中所解释的,簇的确切形状并不重要。但是如果水合作用增加太多(>50%)使得基质形成网状结构,那么你的分析的几何形状就完全不同了,它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均匀的聚电解质凝胶。似乎简单地扩展你的基于集群的结果仍然与实验一致(例如刚度部分)。这是否意味着你的模型与对聚电解质凝胶的驱动机制的更一般的解释有任何关系?

我不明白你计算偶极相互作用压力的微观结构基础。因为据我所知,在水化过程中,磺酸基应该完全解离,那么自由离子和聚合物主链上的固定电荷之间定向良好的偶极子对是如何形成的?

谢谢你!

jiangyuli的照片

肖,我认为水合作用不是任意的,而是由渗透压控制的平衡。因此,至少对于国家航空公司来说,网络结构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是不可能的。我不相信我们关于IMPC的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凝胶。关键的区别在于我们将IMPC视为一个封闭系统,因此在其内部电荷不是中性的。另一方面,凝胶与溶液交换离子,并且可以安全地假设电荷中性(在合适的长度尺度下)。

我不太清楚你所说的“在水合过程中,磺酸基应该完全解离”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Meredith N. Silberstein的照片


你好,

我的工作是低温燃料电池膜的耦合水力学建模。我开始熟悉IPMC文献,因为Nafion是这两种应用的主要材料。

我同意,从连续的角度来看,将IPMC和聚电解质凝胶组合在一起是值得的,因为两者都是电化学-机械耦合问题(我也会把燃料电池膜和许多生物力学工作放在一起)。建立一套框架并不能神奇地解决发展本构定律的挑战,但它确实为这些定律建立了热力学边界,并建立了一种可以比较各种模型的通用语言。是否有人致力于将基于微观结构的IPMC或聚电解质凝胶的本构模型整合到更一般的电化学-机械框架中?

在阅读这些论文和我自己的工作时,我注意到的一个相关问题是,这些模型很难验证,部分原因是没有现成的有限元选项来执行它们。至少在Abaqus中,耦合的水力学选项(抛开电场和离子流的额外复杂性)似乎只有很小的变形。

关于联华之前的一个问题的旁注——当你研究离子和电场时,实际上是电化学电位的梯度驱动离子流动,而不是与中性物质相关的化学势。这可能有助于理清你的理解。

西尔伯斯坦~梅雷迪思

索志刚的照片

亲爱的梅雷迪思:谢谢你极其清晰的陈述。您可能已经知道,最近我们找到了一种在ABAQUS中实现pH敏感聚电解质的方法。我们的方法处理有限变形,但仅限于平衡状态。

罗曼·马科姆,蔡胜强,洪伟,赵宣和,尤里·拉普斯塔,索志刚,ph敏感水凝胶的受限膨胀理论。软物质6,784-793(2010)。

马连华的照片

嗨梅雷迪思,

谢谢你的澄清。

我想我现在明白了离子(或溶剂)流动的驱动机制来源于电化学(化学)电位的梯度,即电位差,类似于压差。

我的工作也集中在多场耦合行为。我认为研究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通常,本构模型可以从热力学或微观结构两方面推导。对于多场材料的非线性有限变形问题,我认为它与线性问题的主要区别在于:

1)建立了耦合系统的自由能密度函数。

Wei等人通过引入自由能密度函数,提出了聚电解质凝胶的非线性场理论。特别地,聚合物链在凝胶中的自由能可以用Flory-Huggins统计模型表示。然而,其他材料如Nafion和生物软组织在微观结构上与凝胶不同。应进一步考虑新的自由能密度函数形式。

2)控制方程的拉格朗日变换和欧拉描述。

大多数域控制方程传热离子扩散,电磁问题…)一般用欧拉形式来描述。当与力学大变形耦合时,应考虑两种动力学描述的转换。

一旦得到了理论模型,就可以用有限元和FDM等数值方法来求解耦合问题。实施相应的有限元法是另一个问题。在ABAQUS中,大多数多场耦合模块仅用于小变形。对于有限变形耦合行为,我们必须用用户子程序(UEL)对导出的理论公式进行编码。

问候

联华

aaam的照片

亲爱的同事们,

如果你能帮我解答一个问题,我将不胜感激。

能否解析解决IPMC梁的大振幅振动问题?

谢谢,

阿米尔

订阅“JClub 2010年7月: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力学”的评论

更多的评论

辛迪加

认购辛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