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你在这里

失效准则和屈服条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布罗克斯的照片

你可能会遇到自然科学家和工程科学家,他们指责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同事工作不学术,不坚持明确和独特的术语,而是用新颖的术语取代科学认知。然而,坐在温室里的人不应该扔石头。不精确的术语和模糊的定义根本不是社会科学家的“特权”。当我开始学习断裂力学时,我发现几乎每一个不符合一般概念的组件实际失效行为中的异常都被归因于“约束”——但很少有人确切地知道约束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量化它。目前文献中对“损伤”的各种使用是一个实际的例子,“可塑性”是另一个例子。

虽然•冯•米塞斯德鲁克尽管许多人建立了现象学塑性的精确基础,但将任何非弹性、非线性力学行为称为“塑性”已成为一种坏习惯。的应用Mises-Prandtl-Reuss聚合物的方程式,作者甚至没有质疑,更不用说证明这种方法了。在我之前的博客#4中,我批评过麦克拉而且Ostlund工程断裂力学, Vol. 79, 2012),用塑性方法模拟纸张的变形。一年后,我发现了木材的“应用”。

Henrik挑出而且Per Johan Gustafsson三维塑性m垂直于纹理的模型木材内聚性断裂,工程断裂力学Vol. 98, 2013, pp.137-152。

作者的误解是另一种.木材的变形行为被认为是线弹性的,当然,也是正交各向异性的。但他们为“塑性”一词增加了一个新的方面,即材料在某些过程区的不可逆和不稳定软化:根据Tsai-Wu破坏准则,初始屈服函数F决定软化的起始,即破裂过程区的形成”。这是一种破坏准则,正确,在塑性理论中,应力空间中各自的极限面可以假设为屈服面凸。为了热力学理论的一致性,也可以定义一个相应的损伤势,但这不是一个塑性势!再一次:塑性理论处理的是韧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考虑到金属,其中塑性流动是通过沿着晶体平面滑动或通过孪生发生的。塑性的物理理论从这些微观细节开始,并试图解释塑性流动发生的原因和方式。:塑性连续体理论,Wiley, 1995,第310页)。后德鲁克,经典现象学塑性描述了稳定的,即应变硬化的材料行为。

作者继续说道:屈服面f的大小变化由软化参数K描述,K是一个内部变量的函数,该变量记忆塑性加载并决定软化行为,他们引入了一个“无量纲变形δeff,作为内变量,即与材料的塑性变形有关(木头?),不管这是什么意思。顺便说一下,如图2所示,改变的不仅仅是破坏表面的“大小”。在内聚模型的背景下,δ通常称为“分离”,即在不连续位移场中发生跳跃,图3为典型的牵引-分离规律。那么,为什么要引入一个与现有术语不同的术语呢?

罗伯托·巴拉里尼在博客中写道节点/ 7622:“内聚模型是线弹性”。相比之下,目前的作者显然断言内聚模型“具有”可塑性。理解内聚带的模型有什么困难?内聚模型“既没有弹性也没有可塑性”。它们描述了连续介质中的非线性退散过程,该连续介质服从任何类型的本构方程,例如塑性、粘塑性或在目前情况下的正交各向异性弹性。

更一般地说:应用科学界公认的独特术语有什么复杂之处?像这样的手稿审稿人呢?他们是自己不知道正确的术语,还是他们根本不在乎?记住:推理的堕落始于错误的语言处理!

订阅评论“失败标准和屈服条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最近的评论

更多的评论

辛迪加

订阅辛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