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你在这里

2007年5月期刊俱乐部主题:纳米积木的实验力学

李晓东的照片

欢迎来到2007年5月号。本期的重点是实验nanomechanics纳米积木。纳米构建块(例如,纳米颗粒、纳米管和纳米线)的极小尺寸给许多现有的仪器、方法甚至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将讨论(1)实验技术和(2)规模效应。

已经开发并用于测量孤立的单个纳米构建块的机械性能的方法包括使用纳米操作阶段的单轴拉伸加载,纳米颗粒和纳米柱的原位压缩,机械/电场感应共振,AFM弯曲和纳米压痕。下面是对这些方法的简要总结,供大家讨论。

我们能像对大狗骨样本那样对纳米线进行拉伸测试吗?Rod Ruoff教授的团队在单个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实现了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测试,使用的测试阶段基于在扫描电镜内操作的纳米操作工具。纳米操作阶段使三维操作成为可能-单个一维纳米材料的拾取,定位和夹紧。单个一维纳米材料通过局部电子束诱导的碳质材料沉积在SEM内的AFM探针上附着和夹紧。将单个一维纳米材料夹在两个AFM探针之间,然后通过刚性AFM探针的位移进行拉伸加载,并通过另一端柔性AFM探针的AFM悬臂挠度来测量施加的力。通过扫描电镜测量纳米材料的几何形状,将测得的力-伸长数据进行转换,得到应力-应变曲线。除了杨氏模量,断裂强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罗德·洛夫教授的论文是本期杂志上讨论的第一篇论文。

于文明,王志强,王志强,张志强,张志强,碳纳米管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强度与断裂机理,材料科学,28(2000):637- 664。

扫描电镜内小柱的压缩试验为研究试样尺寸效应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了模拟传统的压缩试验,使用FIB将大块样品切割成较小的尺寸(自上而下的方法)。然后使用扁平纳米压头对原位FIB切割样品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得到工程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扫描电镜可以观察样品的形貌变化,如滑移带等。选择讨论的第二篇论文是:

Uchic MD, Dimiduk DM, Florando JN, Nix WD,样品尺寸对强度和晶体塑性的影响,科学,305(2004)986-989。

C. M. Lieber教授的团队使用在侧向力模式下工作的AFM来弯曲悬臂式MWCNTs,这些MWCNTs沉积在低摩擦的MoS2表面上,并通过光刻覆盖SiO2衬垫在一端固定。单个MWCNT的弯曲模量由悬臂MWCNT的挠度和AFM探针施加的侧向力计算。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沉积在具有纳米孔的薄膜上的一维纳米材料进行压痕三点弯曲测试。悬浮的一维纳米材料被认为是一个双夹紧的简单梁,在环境湿度条件下,它凭借其高表面能被夹紧在膜上。通过将AFM尖端直接放置在跨越孔隙的一维纳米材料的中心并施加压痕力,可以从AFM尖端力-挠度曲线中获得单个一维纳米材料的杨氏模量。下面是C. M. Lieber教授的论文:

黄耀文,李志强,李志强,纳米棒和纳米管的弹性、强度和韧性,科学,277(1997)1971-1975。

研究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是非常困难的。Bill Gerberich教授的团队使用原位纳米压痕技术对单个硅纳米球进行了压缩测试。原位瞬变电磁法提供了深刻的信息,如位错的起始和运动、塑性的开始和断裂机制。在这里,我想用Bill Gerberich教授的一篇论文来讨论:

李建军,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纳米硅微球的原位变形研究,材料科学,41(2006):477- 483。

在悬臂振动测试中,单个悬臂一维纳米材料在TEM中使用可变温度样品支架进行热振荡或通过使用电场直接诱导机械共振进行振荡。利用连续梁力学,可以根据测量的共振频率和所选纳米材料的几何形状计算一维纳米材料的弯曲模量。以下是两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Treacy MMJ, Ebbesen TW和Gibson JM,观察单个碳纳米管的异常高杨氏模量,Nature, 381(1996) 678-680。

王志亮,王志强,王志强,王志强,王志强。纳米碳纳米管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固体物理化学学报,61(2000):1025-1030。

纳米压痕技术和理论已经在固体表面和薄膜的力学表征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我们能否将传统的纳米压痕方法扩展到0-D(纳米颗粒)和1-D纳米材料(纳米线/纳米带),以直接测量其机械性能?前期工作包括:

李晓东,郝洪生,李晓东,陈建军,银纳米线的纳米压痕,纳米材料学报,3(2003):1495-1498。

在很大程度上,尺寸效应的机制(物理/科学)仍然是未知的。一个基本的争论是杨氏模量的尺寸依赖性。所报道的许多纳米结构块的杨氏模量相对于块体材料的相应值有很大的变化。据报道,对于许多金属纳米线或小尺寸样品,强度增加为尺寸减小。以上所选的论文涵盖了规模效应的机制。非常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有见地的讨论。

以前的讨论和选定的论文experiemntal力学可以在这个论坛中找到,并可能有助于促进进一步的讨论。

请注意,由于篇幅限制,我无法包括我所知道的所有论文。我真诚地为任何遗漏的论文道歉,应该包括在这篇文章中。

评论

我在管理一个电子显微镜实验室。桑迪亚国家实验室集成纳米技术中心(CINT)。我们的实验室。具有单个纳米管和纳米线的拉伸加载或压缩能力。我们有几个独特的平台,称为TEM-STM, TEM-AFM, tem -纳米压痕平台(Nanofactory),它们将功能齐全的STM, AFM和纳米压痕集成到HRTEM中,可以同时测量同一纳米管/纳米线的原子尺度微观结构和电学,机械性能。CINT TEM实验室。对外部用户免费开放(因为我们是DOE用户设施)。欢迎您来使用我们的设备。详情请浏览网页http://cint.lanl.gov/

最近论文:Huang et al.,科学通报,1998,185501 (2007)

http://万博manbetx平台m.limpotrade.com/blog/423

看电影地点:http://netserver.aip.org/cgi-bin/epaps?ID=E-PRLTAO-98-002719

亨利·谭的照片

亲爱的见瑜,

在你的实验中,碳纳米管的行为在2000℃以上的温度下被观察到,温度是通过高偏置电压施加的。

我的问题是:如何理解纳米管可能根本没有“温度”?
http://万博manbetx平台m.limpotrade.com/node/1064#comment-2283

亨利,

我注意到Zhigang,你和其他人在博客中关于像纳米管这样的小系统的温度的有趣争论。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论点当然成立,说单个原子的温度的意义是什么?我不能对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发表评论,因为我是一个实验主义者。

然而,从实验角度来看,碳纳米管是有温度的。我列举了一些令人信服的证据:

1.石墨化。就像钢铁工人可以从颜色判断钢的温度一样,我们可以从石墨或纳米管的石墨化过程中获得温度信息。完美的石墨化(基面排列良好)需要接近3000摄氏度的温度。当我增加电流通过涂有非晶碳的碳纳米管时,我发现非晶石墨化成涡层堆叠(c面随机排列),然后排列良好的纳米管壁,这表明温度随着电流的增加而上升。

2.相变。我们在纳米管表面沉积了金刚石或Al2O3,发现这些颗粒在碳纳米管中随着电流的增加而融化和蒸发。

3.黑体辐射。实验表明,纳米管断裂前的辐射光谱与~2000℃温度拟合良好。

欲知详情,请参阅以下文件:

黄俊英等,物理学。Rev. Lett. 94, 236802(2005)。

黄俊英等,纳米。左6,1699(2006)。

S. Chen等人,苹果公司。理论物理。快报,87,263107(2005)。

蔡晓宇,秋田,S.和Nakayama, Y.多壁碳纳米管的电流诱导光发射。薄膜固体薄膜464-465,364-367(2004)。

李晓东的照片

我们知道,对于大块金属材料,塑性变形与位错形核和扩展有关。金属纳米线的塑性变形机制是什么?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直径为1nm的单晶金属纳米线,表面原子(高表面体积比)如何在其塑性变形中发挥作用。我们可以使用传统的基于位错理论的滑移系统吗?

英丽的照片

从我看到的许多论文来看,纳米晶体金属中没有或很少有位错。实验和MD模拟结果表明,当晶粒尺寸减小到30 ~ 60nm以下时,位错理论对屈服强度没有影响,晶界滑移机制起作用。

虽然理论考虑和实验观察都支持在如此小的尺寸内不存在位错,其中邻近的自由表面会施加强大的像力,但位错塑性的概念仍然可能发挥作用。也许这是一个语义学上的问题,但位错成核很可能仍然是纳米线变形的相关机制。如果考虑直径为20nm的线材中的胚胎位错,则临界形核半径可能大于线材直径。在这种情况下,位错既成核,同时又通过导线充分传播。人们会在金属丝的周长处发现一个滑动台阶,而不会观察到位错。我们认为这种无大量扩展的成核是纳米孔金的一种可能的变形机制(C.A. Volkert等)。,应用89(2006))。我相信类似的论点也适用于纳米晶体材料,由van Swygenhoven小组(PSI,瑞士)的实验和MD模拟支持;变形后未观察到位错,并不排除位错携带塑性。

Kaushik Dayal的照片

艾丽卡,

我记得(很久以前,可能是在Dieter)读到过,表面氧化层通常比金属更硬。这导致像力改变符号,位错从自由表面被排斥。这个讨论是在散装标本的背景下进行的。

我想知道氧化层在你使用的纳米/微尺度样品中是否有任何作用?FIB或其他加工过程是否会导致表面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谢谢,

Kaushik

英丽的照片

是的,我想说的是,位错机制也可能影响纳米材料的强度。但是,晶界滑移机制/晶界蠕变机制和位错机制,哪一个是在第一位的作用?我查阅了很多这方面的论文,发现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证明了在纳米尺度上晶界滑移机制/晶界蠕变机制将占据首要地位,位错机制在纳米尺度上的作用较小。因此,材料的强度受两种机制的控制:位错机制和晶界滑移机制,两者在变形过程中相互作用。因此,当尺度达到临界参数时,晶界滑移机制和位错机制的作用将使材料的屈服强度达到最大。当晶粒尺寸尺度超过临界参数时,位错机制起第一作用,可见Hall-Petch关系。但当晶粒尺寸低于临界参数时,晶界滑移机制起主导作用,并表现出相反的Hall-Petch关系。在Cu纳米晶体实验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并且在20 nm左右,实验结果与MD结果吻合较好。顺便说一下,塑性梯度理论中的本能尺度也会随着晶粒尺寸的变化而变化。一些理论给出了晶粒尺寸与本能尺度之间的关系。 When the grain size is quit small (nearly 20nm), the instinct scale is about 0.5 micrometer and as the grain size increasing, the instinct scale increase rapidly, when the grain size increase to some scale large enough, the instinct scale will arrive its limitation as about 18 micrometer( I am sorry that I can’t remember the exact number) .

亨利·谭的照片

正如Wong等人在第三篇论文“Nanobeam Mechanics: Elasticity, Strength, and韧性of nanorrods and Nanotubes”中指出的,

“碳纳米管在大偏转角度下弹性承受载荷的能力使它们能够储存或吸收大量能量。碳纳米管这种独特的吸能能力的一个明显应用将是装甲,尽管必须选择合适的基质才能在宏观物品中利用这些特性。”

碳纳米管在制造抗弹道性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http://万博manbetx平台m.limpotrade.com/node/786#comment-1598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合适的基质和对纳米管-基质键合的良好理解。

亨利·谭的照片

同样在上述文章中,Huang等人(http://万博manbetx平台m.limpotrade.com/node/1317)在高温下发现了超弹性碳纳米管;这可能会导致超级吸能材料的发现。

李晓东的照片

谢谢!我同意我们仍然可以从碳纳米管中学到很多东西。我希望看到更多关于CNTs新功能的实验结果/发现。

我完全同意李教授的观点,因为我们机械师可能会对碳纳米管的实验和/或计算建模做出很多贡献万博体育平台。对于我来说,不仅对CNTs的实验工作(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而且对CNTs在NEMS器件中的应用都很感兴趣。如果您也对碳纳米管在NEMS器件中的应用感兴趣,下面的论文可能会让您感兴趣:

V. Sazonova, Y. Yaish, H. Ustunel, D. Roundy, T.A. Arias, P.L. McEuen,自然, 431, p284 (2004)

综上所述,碳纳米管可以作为NEMS谐振器进一步应用于各种领域。对于包括机电力传感器应用、生物传感器应用、化学传感器应用等在内的许多应用,表征碳纳米管和/或石墨烯片的纳米力学行为,以深入了解NEMS器件的设计理念,仍有许多空间。

李晓东的照片

我刚刚查看了ISI网站,发现有成千上万篇关于纳米构建模块合成的论文。令人惊讶的是,只有不到一百篇论文是关于纳米构件的机械性能测量的。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用纳米积木构建纳米器件,我们需要知道每个积木的机械特性。材料的机械性能与尺寸有关。例如,如果我们想使用一根钢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本手册来了解它的机械性能。人们已经合成了数千种不同形状的纳米材料。不幸的是,我们不知道它们的力学性能。我们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这些纳米构建模块?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有一天我们想要使用纳米材料,我们可以从纳米力学性能手册中找到它的力学性能(我们非常需要这本手册)。我认为我们的社区在纳米技术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错,关于纳米管还有很多有待发现的地方。希望计算建模能帮助我们改进对碳纳米管的了解。利伯小组做得很好,我真的希望事情能顺利进行。

卡伦,rpg游戏..在管

首先,我要祝贺利伯团队进行了如此具有挑战性的实验。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实验作品。

其次,让我指出最近的一篇文章,当时是我小组的学生丁伟强,现在是克拉克森大学的助理教授,郭藻阳,当时是西北大学布莱恩·莫兰的博士后,现在是格拉斯哥大学的助理教授,我和我共同努力,这篇文章解决了我们认为在前面提到的利伯小组关于纳米束力学的分析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弱点。这篇文章是:

叮,、;郭,Zaoyang;罗德尼?悬臂梁非线性对纳米尺度拉伸试验的影响。应用物理学报,2007,31(3),034316 -034316。

李晓东的照片


非常感谢!太好了!本文对基于AFM悬臂梁的纳米力学测试中的非线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我非常喜欢这张纸!我认为结果也适用于AFM三点弯曲试验,特别是当施加的载荷很高时。

永柱画像

李教授,非常感谢您的精彩概述。在实验技术方面,我想再增加一个: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测试技术。众所周知,拉伸试验是大型试件首选的力学试验方法。然而,当涉及到纳米结构时,它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最近,一些研究小组开发了基于mems的仪器,并成功地对各种一维纳米结构进行了拉伸测试。在这里我挑选了一些参考文献。

朱玉阳,李海涛,一种原位电子显微镜下的机电材料检测系统,中国机械工程学报(自然科学版)。学会科学。美国版102,14503-14508 (2005)

吕淑娟,张淑娟,李志强,李志强,基于微机械热驱动测试平台的纳米尺度分辨率实现,物理学报。乐器。75,2154(2004)。

M.A. Haque和M.T.A. Saif,独立纳米尺度薄膜的变形机制:定量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国立国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学会科学。美国101,6335-6340,(2004)。

基于mems的仪器可以有效地弥合尺寸尺度并以良好的控制方式进行实验。此外,它还为定量原位测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例如内部SEM和TEM。尽管该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该技术受到纳米操作的限制,并且相当耗时。随意操纵纳米结构并与MEMS器件集成不仅是实验纳米力学的挑战,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包括纳米制造和纳米电子学在内的整个纳米技术的挑战。大量的方法包括自顶向下(例如,使用纳米操纵器或电场对准)和自底向上(例如,直接生长)的方法已经被证明。这将促进基于mems的纳米力学测试的发展。请参阅最近的一篇综述论文的链接,该论文讨论了一些实验纳米力学和纳米操作的技术。

朱玉华,陈振华。张晓明,张晓明,薄膜和纳米结构的力学特性实验技术,力学学报,47,(2007)。

李晓东的照片

谢谢你,勇。纳米力学测试仪器的发展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我希望建模小组跟进新的实验结果/发现,和/或预测新的特性/现象(这反过来也推动了实验工作)。许多实验工作都是基于早期的理论预测。

亨利·谭的照片

人们能用今天的纳米技术移动原子吗?

嗨,亨利,

搜索唐·艾格勒,然后转发引用他研究成果的搜索文件。

你可能知道,他在IBM阿尔马登工作。

但是…除了相当专业的情况外,社区似乎很难获得在……中吹捧的控制水平。德雷克斯勒和其他人的书。正如我总是对感兴趣的学生说的那样(首先让他们思考一下如何描述这个问题),“任何不违反物理定律或化学约束的东西,在一些技术更先进的社会里,可能都是用原子和分子来完成的。”

亨利·谭的照片

谢谢,杆。

我还记得1989年那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当时我还是一名大学新生。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Don Eigler博士在Kavli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讲座(http://www.kitp.ucsb.edu/“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用原子造东西:来自小边疆的报告
http://online.kitp.ucsb.edu/online/plecture/eigler/

茱莉亚·r·格里尔的照片

如果我们讨论的是纳米尺度结构的尺寸效应,或许更合适的“微压缩”论文是Greer等人在《材料学报》(53)上发表的一篇纳米尺度的金柱被均匀压缩的论文。Uchic等人的论文讨论了微米尺寸的样品,它也表现出尺寸效应,但具有不同的缩放定律,并且在更大的尺度上。

茱莉亚·罗索洛夫斯基·格里尔

亲爱的格里尔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论文,昨天被ISI引用了53次。本文提出了基于纳米柱尺寸效应的“位错饥饿”模型,当纳米柱尺寸减小到数百纳米时,位错从纳米柱表面逃逸或消失是令人信服的,我的问题是:在这个尺度下,主导变形过程的变形机制是否发生了变化?(如从错位到其他缺陷)”。另外,你的SEM图像显示纳米柱沿量规有一个锥度,在变形中与标准均匀压缩相比是否存在应变梯度?非常感谢!

Zaiwang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一个勘误表(格里尔,等等。Acta板牙。54(2006)页。1705)发表的关于Greer的Acta Materialia论文中引用的
这个讨论。此勘误指出了最高强度的数据点
在渗流应力与矿柱直径的关系图中存在误差。然而它是
具体来说,这些数据点需要用来证明缩放
指数不同于Dimiduk和其他人观察到的指数
普遍地(它适用于各种金属系统以及生命,和
继续到亚微米长度尺度)。提交勘误表
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纠正发布的错误数据,而不是发布的勘误表
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据我所知,INSPEC在检验过程中不识别它们)
标准作者搜索),它们通常在一般搜索之后一段时间
接受错误的出版物。我
N关于
使用相同数据的第二篇论文(Greer et. al, Applied Physics a vol 80 (2005))
P.1625-29),似乎没有出版勘误。
考虑到围绕…的不确定性
数据来自Greer等人,Dimiduk和Uchic小组的论文是
关于这一重要技术的最合适的建议阅读。

李晓东的照片

谢谢你,茱莉亚。这是一篇论述纳米级效应的论文。你能写更多关于控制效果的机制吗?希望这有助于进一步的讨论

张伟旭的照片

嗨,所有
在Script Materialia 56(2007) 313-316中有一篇有趣的论文“有限样品中位错源长度的随机性对屈服强度尺寸效应的贡献”,这意味着小结构的性能可能由其缺陷分布控制。

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我也和宋正亚、黄再旺(他们都是孙军的同学)讨论过同样的话题。郑亚曾经提醒我,小结构的性质可能是由于缺陷分布的不同而本质上是离散的。众所周知,宏观固体中存在许多缺陷。当材料足够大时,不同结构的缺陷在统计上是均匀的。所以大的物质具有均匀的性质。然而,当材料足够小,尺寸可以与缺陷尺寸相比较时,统计均匀分布不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小结构仍然具有均匀的性质??我们认为他们不是。

此外,在我个人看来,如果加入更多必要的参数,连续力学将继续对非常小的结构有效,甚至在原子水平上。

茱莉亚·r·格里尔的照片

《学报》上的这篇论文更多的是用一些早期数据进行的首次实验的演示,当时还没有其他关于这种规模的微压缩的数据发表。

Greer和Nix PRB的论文(Phys Rev. B 73(2006))用更多的数据对位错饥饿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

茱莉亚·罗索洛夫斯基·格里尔

Saurabh Puri的照片

大家好,我对魏旭提到的参考文献有一个问题。文中提到,在较小尺寸的试样中,由于大多数Frank Reed源在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时转化为单端源,位错饥饿的概念占主导地位。

但是,如果我们有一个多晶,我认为弗兰克里德源的操作将导致小样品中沿晶界积累更高密度的位错,而不是大样品,这反过来将导致更多的加工硬化。这不是与错位饥饿的概念相反吗?如果我说错了,请纠正我。

大多数关于位错饥饿的工作是针对单晶的,如
许多已发表的微压缩实验也是如此。如果有
是晶界,那么显然“易”失位是很大的吗
抑制。在多晶柱中会观察到硬化,由于较高的
乘法率相对于损失率,而不是损失率的“易”源
而压力的增加激活下一个源,则与源有关
饥饿硬化。以解决是否错位饥饿的问题
我认为,是什么更普遍地支配着规模效应
最好是考虑涉及到的相对长度尺度
实验;具体来说,什么是相对变形长度尺度(例如:
直径或柱的体积)相对于微观结构的长度尺度
(如晶粒尺寸、位错间距)?当这两个音阶
相比之下,我在数据中观察到很大的统计差异。在
相对于显微组织长度的大变形长度尺度的情况
尺度,如用微米级柱从纳米晶体和纳米孔
样品,我没有观察到一个依赖于柱直径,但相当非常
可重复的、与列大小无关的行为。当变形尺度为
远小于微观结构长度尺度(例如,退火良好,
单晶柱),然后出现明显的尺寸效应(强度
随变形量的减小而增大)。这种规模效应可能是
由位错饥饿或有限尺寸对自身的影响来解释
有组织的临界(SOC)行为,或潜在的其他影响。Dimiduk
和同事们在研究微压缩的SOC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实验。通过仔细的TEM分析,他们观察到无标度
位错结构,其特征间距约为2微米
(独立于柱直径,其中最小的直径是几个
微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因此,
在变形长度尺度上(特别是微柱)
直径)小于无标度位错结构尺寸(2微米为)
Ni),源饥饿机制可能占主导地位。这与其他是一致的
纳米尺度实验。安迪·迈纳和同事发现了损失
原位透射电镜微压缩镍的位错结构
测试(在2006年秋季MRS会议上提出),Arief Budiman及其同事
没有观察到特征性的劳反射变宽(与
位错结构)从亚微米的x射线微衍射研究
Au的尺度压缩实验(也在Fall MRS会议上发表)
2006)。

Rashid K. Abu Al-Rub的照片

艾丽卡,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在我的几篇论文中,我已经表明,基于位错力学的解释,金属中的材料长度尺度控制着尺寸效应,实际上是位错之间的平均间距或位错传播的距离。此外,我一直致力于制定应变梯度塑性理论,该理论可以成功地用于解释在微米和亚微米长度尺度上观察到的尺寸效应。然而,最近,基于你在评论中提到的这些实验,一些人质疑应变梯度塑性理论解释纳米/微柱或柱在宏观均匀变形时观察到的尺寸效应的能力。我的问题是:当你施加均匀应变(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应力也是均匀的吗?你能测量在试样变形长度范围内的应力分布吗(例如在柱的直径范围内)?我期望,特别是对于单晶,表面比晶体的核心更软,这样内部应力分布(由于均匀应变)在样品特征尺寸上是不均匀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当然可以用应变梯度塑性理论来预测Uchic et al.和Greer et al.实验中观察到的尺寸效应。请您评论一下。

谢谢你!

Rashid K. Abu Al-Rub博士
美国天主教大学

嗨,拉希德,

我很喜欢你评论之后的讨论,我希望我也能补充一些相关的东西。当然,由于一些原因,微压缩试验不是一个完美的单轴应力状态。随着变形的进行,特别是在单滑移的情况下,会形成一个s形,这明显破坏了应力状态。在微观结构层面(而不是几何层面),任何位错都会导致应变梯度。在大尺度上,相对均匀的位错密度可能允许“均匀”应力分布假设。随着变形长度尺度的减小,这种假设开始失效。然而,是否需要应变梯度塑性定律来物理描述变形是有争议的(应变梯度塑性似乎总是如此!)微压缩试验是一种非常优雅的方法,可以消除传统尖端纳米识别研究中固有的外部应变梯度,其中压痕尺寸效应最常用的模型是Nix-Gao模型。在微压缩试验中观察到的尺寸效应说服了一些研究人员放弃SGP模型来考虑尺寸效应。另一些人则认为,在微压缩过程中,虽然外部外加应力相对均匀,但内部应变梯度仍然控制着尺寸效应响应。 As for the effect of free surfaces, one should consider how "free" the surface is. In the case of metals, an oxide can be stiffer of more compliant, softer or harder, than the bulk material. Even in the case of noble (oxide-free) Au, the presence of hydrocarbons or Ga-embedded surface layers can effect the ability for dislocations to escape. The jury is still out on how this will effect the understanding of size effects. In any case, it is great that so many ideas are being pursued, and that the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communities seem to have found a problem (microcompression) which both groups can really investigate.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你好,

本文主要讨论粘弹塑性复合材料(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纳米压痕数据的解释。我曾经经历过,如果微观结构不是均匀的,就很难得到有意义的数据,通常情况下,根据载荷的不同,弹性模量会很大。

讨论的第二点是模量映射技术是否适用于粘弹-弹性复合材料?

有人能对此发表评论吗?

问候,

罗希特卡纳

嗨罗希特,纳米压痕的一大优点是它是特定于位置的,因此您可以获得复合材料中每个组件的机械性能。你看到的弹性模量的分布是由于你正在测试的材料的不均匀性,这对于复合材料来说是非常大的。

模量映射是一种专门针对复合材料等非均质材料开发的技术,除了该位置的机械性能外,还可以映射每次测量的单个位置。这将使地形可视化,从而识别颗粒或矩阵以及在该点测量的模量。由于测量包括存储和损失模量,除其他外,它是粘弹性材料的理想选择。

如果你看一下下面的链接,它将向你展示在异质材料应用中使用的技术:

http://hysitron.com/Applications/MMO-01.htm

http://hysitron.com/Applications/MM-01b.htm

米歇尔·迪金森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嗨!米歇尔。谢谢你的回复。你的解释听起来很有说服力。我对决议有一个问题。AFM图像的分辨率与该模映射图像不同。你不能通过观察模映射图像来判断颗粒的形状/形态,或者如果你试图比较AFM和模映射图像?

罗希特卡纳

嗨罗希特,

模数映射产生的所有图像的分辨率都是使用相同的纳米压痕探针进行的,因此没有AFM图像。纳米压痕尖端光栅扫描样品表面,类似于AFM攻丝模式技术,但同时测量力、位移、频率和相移,产生地形和机械数据。

映射技术本身的分辨率受到您使用的尖端的清晰度的限制,一个锋利的立方体角金刚石探针将导致比更圆的伯科维奇尖端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米歇尔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嗨Michelle,我同意你关于模数映射的信息。实际上,我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比较AFM图像和模映射图像为同一区域?”

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我非常理解在模映射中,我们得到e的逐像素数据,但是仍然不能从模映射图像中分辨出粒子的形状,而AFM敲击模式技术给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粒子形态图像等。

罗希特

嗨罗希特,

在模数图扫描后,可以使用AFM创建地形图像。我建议创建较大的标记缩进,以便在从一种扫描技术切换到另一种扫描技术时轻松识别同一位置。模量图的分辨率不会像AFM图像那么高,正如已经提到的,由于纳米压痕尖端的大小,但是使用非常锋利的金刚石尖端,如北极星立方体角尖端,将为您提供最高的模量映射分辨率,并有希望从一次扫描到另一次扫描进行直接比较。

256x256像素采集将成为大扫描分辨率的限制因素,因此通过保持较小的扫描大小,您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样本的信息。

米歇尔

PJ Guruprasad的照片

一般来说,以均匀变形的形式施加的均匀载荷应该由均匀的应力分布来适应。但位错结构的存在或由于位错介导的滑移引起的非均质性会导致应力分布不均匀。正如Rashid上面提到的,这可以以软表面和硬核的形式呈现(主要是由于位错结构的演变)。自从Fourie.J.发表这一主题以来,这一事实得到了很好的认可。T, 1968。“变形铜单晶表面和中心之间的流动应力梯度”,Phil Mag 17, 735-756。我们自己的研究(见下面的链接)基于“基于机制的离散位错”模拟亚微米试样的均匀变形,以定性的方式揭示了这一观察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情况下,初始位错源密度相当高(几乎比Volkert et al .(2006)和Greer et al .(2005)所考虑的高2个数量级)。因此,当初始位错密度较低时,可能不会观察到非均匀应力分布。由于来源太少,导致位错结构。

我们的论文题目是,单晶均匀变形下的尺寸效应:离散位错分析

(2007年被《J Mech and Phy of Solids》接受发表)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Guruprasad,

你的论文是关于单晶的,同样的反应不能期望从多晶材料和复合材料中得到。对于本文所讨论的纳米压痕响应,微观结构的分布对力学响应有很大的影响。然后,根据载荷的选择,机械响应(测量的弹性模量)可以不同,因为在更高的载荷下可以预期整体响应。

我对位错密度理论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适用性还不是很确定。

罗希特

PJ Guruprasad的照片

亲爱的罗希特,

是的,你说得对。本文讨论的结果不适用于多晶和复合材料。此外,无论如何也不能用它来解释或深入了解任何纳米压痕数据。我们的工作更符合j俱乐部目前正在讨论的有关均匀载荷下微米/纳米晶体强度的一篇论文。

我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来阐明复合材料的纳米压痕。但我相信人们可以将位错结构(在充分变形后)与用作复合基体的聚合物中的互联链进行类比。这些链的展开或折叠可能导致所观察到的强度差异。实际上,我确信控制机制或现象比我在这里为复合提供的外行解释要复杂得多。

Rashid K. Abu Al-Rub的照片

Guruprasad,

谢谢你的评论。你和本泽加的论文很有意思。我很高兴你得出结论,在单晶的均匀拉伸下,局部几何上必要的位错确实存在。这与我的预期非常吻合,即即使在宏观均匀变形和表面比晶体核心更软的情况下,位错成核和运动也会导致内应力在试样宽度上的不均匀分布。然而,在您的论文中提到,非局部梯度塑性理论中的长度尺度参数没有物理解释,假设它是恒定的。我已经发表了几篇论文,强调了梯度塑性中长度尺度的物理性质及其与材料微观特征的关系,特别是位错间距。您可以查看:Abu Al-Rub, R.K, Voyiadjis, G.Z.,“基于微-纳米压痕实验的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材料本征长度尺度的分析和实验确定”,《国际塑性杂志》,Vol. 20, No. 6, pp. 1139-1182, 2004。此外,我论证并证明了长度尺度不是固定的,而是随变形而演变的,并提出了几个演化方程。您可以查看:Voyiadjis, G.Z, Abu Al-Rub, R.K.,“基于变长度尺度参数的梯度塑性理论”,《国际固体与结构学报》,Vol. 42, No. 14, pp. 3998- 4029,2005。最后,我注意到你是本泽加的学生德州农工大学。这很有趣。今年六月,我将从美国天主教大学搬到德州农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我直到现在才注意到你的导师的工作,我想我以前没有见过他。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很多讨论,也许还会有合作。我很高兴地发现TAMU的一些人正在从事我非常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请向你的指导老师问好,希望我能在下个月见到你和你的指导老师。

问候,

Rashid K. Abu Al-Rub博士
美国天主教大学

PJ Guruprasad的照片

亲爱的拉希德,

祝贺你,欢迎来到阿吉兰!我相信你会发现这个大学城对你的学术和研究很有帮助。期待您来到我们的校园,希望我们将来也能继续健康的学术交流。

谢谢相关的参考资料。我将经历同样的事情,希望它们能帮助我对GNDs的建模方面有更多的了解。

李晓东的照片

这篇论文你可能会感兴趣。本文报道了swcnts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的纳米压痕数据。您可以看到不同百分比的swcnts复合材料的存储和损耗模量

李晓东,高宏升,费冬玲,许晓友,Michael A. Sutton, Anthony P. Reynolds, Michael L. Myrick,“单壁碳纳米管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的纳米力学性能表征”,纳米技术,15(2004)1416-1423。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谢谢李教授解答我所关心的问题。这篇论文很有趣,我有一些有用的观点要讨论。在你的论文中,有人提到没有得到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从TEM图像中也可以看到碳纳米管束)。

在结果部分,提到硬度和弹性模量随压痕深度的增加而保持不变(p1420),这表明swcnts增强样品获得了良好的分散性。我认为可能会有一个临界深度,超过这个深度,微观结构/分布就不会干扰压痕响应。我们不能真正地说“实现了良好的分散”。

我也很想知道用于纳米压痕实验的负载,接触深度范围在200-1000 nm之间变化。

另外,我想知道在这样一类复合材料上进行模数映射是否有意义。

谢谢你!

罗希特

李晓东的照片

是的。从TEM图像中可以看出,SWCNTs聚集成束。因此没有得到均匀分散的SWCNTs。然后,束状体在环氧基体中分散良好。这里实现了束状纳米管(而不是单个纳米管)的良好分散。纳米压痕负载范围大约在100 uN到5000 uN之间。我想鼓励你们做模数映射。这种聚合物复合材料样品上的模量映射需要仔细校准。希望你能得到一些令人兴奋的结果。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感谢李教授令人鼓舞的回应。我想知道您是否想要形成单个SWCNTs的凝聚体/分散体?虽然我不使用SWCNTs,但您认为可以避免团聚吗?

由于您的负载在100-5000 uN之间变化,我期望在低负载(100uN)下微观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束或单管)的响应,并且预期可以获得更高的E值。在你的论文中,我没有看到任何高值。

在高负载下,复合样品的总体响应是预期的,这在你的论文中得到了。我希望我能从模数映射中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罗希特卡纳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亲爱的所有,

我想讨论一下纳米识别测试对不同类别材料的适用性:聚合物、陶瓷或金属。

对于纳米压痕,我们通常做两种类型的测试:负载控制或位移控制?这两种测试都用于评估不同材料(金属/陶瓷/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纳米机械性能。

论点是“如果我们想比较陶瓷、金属和聚合物的纳米机械性能,哪种测试最合适?”(负载或位移控制)。

由于这些材料具有非常不同的弹性模量,并且在给定的施加载荷下,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接触深度。为了比较它们的纳米力学响应,我们应该为每种材料选择单独的载荷,使它们位移到大约相同的深度。否则,使用位移控制测试。

那么,对于比较这些材料的纳米力学性能,哪一种测试更可靠呢?

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我可以知道你对此的评论/建议吗?

罗希特卡纳

载荷控制和位移控制都是出于不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它们的应用也各不相同。

负载控制的优点是能够将相同的负载应用于不同的样品并研究相同条件下的行为,但是正如您提到的,不同材料的接触深度会有所不同,因此比较陶瓷上的1000uN压痕将导致比聚合物中的1000uN低得多的位移。

由于有许多材料具有位移相关的性能,例如,当薄膜被穿透时,具有氧化涂层的金属在表面上的机械性能与在整体上的机械性能不同。位移控制允许用户保持压痕深度恒定,这在层状材料或薄样品中很重要,当需要最小化基板效应时。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硬度和模量的计算都是相同的。负载控制和位移控制也用于测量峰值保持期间的蠕变和应力松弛等特性。

我不能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的大多数用户在比较样本时倾向于使用负载控制。每个人选择一种方法的原因都是非常具体的应用程序,所以对于选择哪一种方法没有真正的硬性规定。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你好米歇尔,非常感谢你的快速回复。我同意你的建议,对于这样的比较,负载控制测试可能是合适的。

更具体地说,如果我尝试使用负载控制的纳米压痕来比较聚合物、陶瓷和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并且知道弹性模量强烈依赖于接触深度。如何为这三种不同的材料选择相同的载荷?以1000un负载为例,接触深度如下:

聚合物:2000海里

陶瓷:500 nm

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50:50):1000 nm

由于深浅差别如此之大,人们无法作出任何定论。从这个例子中,我推断,对于相对较软的样品,如聚合物,应该选择较低的负载。

我可以知道你的建议吗?

MichelleLOyen的照片

这些评论主要关注的不是缩进实验的负载或深度控制,而是比较是否基于负载或深度限制(最大值)。我想,对这些问题的简单回答应该包括这样一种想法,即只有一个数据点才能比较不同的材料;来自不同材料的数据应该(使用现代自动化的纳米压头)在负载或深度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如果我必须选择一个单独的比较,它将是不同的负载和可比较的深度。

另一个完全独立的问题是实验本身的控制模式,根据负载或位移控制甚至混合条件(弹簧加载)。当然,对于聚合物和pmc来说,这很重要,因为数据分析完全依赖于粘弹性响应的控制模式,不用说,用于测量硬度和模量的oliver - farr方法对于任何控制模式都是不够的!

MichelleLOyen的照片

在上面的讨论中有两个独立的问题,一个与具有一个聚合物相的复合材料的固有粘弹性响应有关,另一个与复合材料有关。讨论了粘弹性压痕问题在本网站其他地方非常详细,而且在我的网站上,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更有趣的是复合材料的压痕问题,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不匹配,如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或天然矿化生物组织,如骨。压痕结果是(a)不直接是任何一种相的模量,(b)强烈依赖于相对于相的压痕位置,以及(c)对于柔性矩阵中的刚性增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柔性相模量,这是由于“弹簧串联”一类的论点,其中变形在很大程度上由链中最柔顺的环节所容纳。在接下来的论文中,我们通过建模和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王志强,骨和人工骨样复合材料的纳米压痕响应变异性,生物工程进展,(ASME-IMECE, 2004) 391-2。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可以提供一份pdf文件(给我发邮件)。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亲爱的所有,

我想讨论关于校准纳米压痕尖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们通常使用

熔融石英样品(已知弹性模量和硬度)用于校准。然后计算面积函数。关注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想要压痕一个较软的样品(比如聚合物),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计算面积函数,因为从聚合物样品中获得的接触深度范围将与用熔融二氧化硅获得的接触深度范围大不相同(大约几百纳米)。简单地说,将二氧化硅获得的校准曲线外推到较软聚合物的较大接触深度范围可能与

实际的尖端形状在如此深的地方起作用。

我们应该使用已知弹性模量的标准聚合物样品进行校准。

有关的讨论文件有:

C. Klapperich等人,纳米压痕实验测定聚合物的纳米力学性能。中华医学杂志,2001,26(2):624- 331。

L. Pruitt和D. Rondinone,试样厚度和应力比对聚碳酸酯疲劳行为的影响,工程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36,1300-1305,1996。

罗希特

MichelleLOyen的照片

罗希特:这个观点很有趣,而且似乎经常被提及。近似地说,聚合物的纳米压头校准问题与在更硬和更硬的材料中看到的问题无关。纳米深度的尖端形状缺陷对于聚合物来说并不重要,即使对于相对较薄的聚合物薄膜也是如此,因为正常的纳米压头负载会导致柔顺材料的更大接触深度。假设尖端是一个具有固定夹角的完美锥体,只要选择的锥体角度是正确的,就不会导致聚合物的大误差(在这一点上,我建议24.5 C0项并不总是正确的答案!)对于聚合物上的球形压痕,单值半径的假设是有效的。

为柔顺材料确定良好的校准标准所产生的关键问题是响应的固有时间依赖性。多年来,我们尝试了聚合物,柔顺金属(单晶铟)和柔顺晶体(NaCl)。我遇到过的最好的材料是来自Vishay的光弹性涂层片材,正如这篇最近发表的文章所描述和评估的那样:

聚合物纳米压痕蠕变测量对实验变量的敏感性
[j] .材料学报,2007,55(11):3633-9。

这些材料也被用于比较聚合物的Berkovich和球形压痕:

粘弹性材料压痕分析技术[j] .哲学学报,2006,35(6):559 - 561。

李晓东的照片

我想我们需要模型方面的投入。建模或仿真需要的最重要的参数或边界条件是什么?对于建模方来说,什么样的实验是最好的或最容易跟进的?通过建模工作预测了哪些有趣的特性?我们需要深入的讨论,我希望这个J俱乐部的问题能成为促进实验和建模工作的桥梁。非常感谢您的建议和评论。

弗雷德·桑索斯的照片

亲爱的小东,

感谢J俱乐部扩大了范围,让会员们参与进来万博manbetx平台m.limpotrade.com由于纳米材料力学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将在材料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呼吁在纳米材料力学领域建立一个实验家和建模家之间的综合研究论坛。

我想就两个及时的问题发表我的看法:

(1)纳米柱的纳米力学

据我所知,最近在单轴压缩下塑性尺寸效应的实验发展只在通过fib加工或电沉积获得的亚微米尺度柱上实现。在PRB文件(Phys Rev. b73 (2006)), Greer和Nix已经测试了在FIB中加工的200纳米直径的金柱。从完全原子模型的角度来看,如果纳米柱的直径可以减小到50纳米以下,将会有所帮助。使用FIB加工和纳米压痕加工如此小直径的柱有什么限制?

(2)纳米线的尺寸依赖性强化效应

正如Erica Lilleodden在上面的评论中所指出的那样,纳米线中有两种尺寸相关的塑性效应:几何尺寸效应和微观结构尺寸效应(例如,我建议阅读Wu等人的信)。“超高强度金纳米线的机械性能”,自然材料(2005) 4,525)。关于这一主题的绝大多数模拟文献都集中在前一种类型上。然而,纳米线的微观结构尺寸效应似乎文献较少。对于建模者来说,如果实验人员能够更好地记录纳米线在位错密度、晶界结构、晶粒尺寸等方面的预先存在的微观结构,将会有所帮助。例如,纳米线的微观结构真的“与尺寸无关”吗?或者在测试过程中微观结构是如何演变的?纳米构建块的力学特性中一个有趣的方面与界面可塑性的作用有关(注:我将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发表纳米快报与本主题相关)。

    最后,我想建议组织更多关于“纳米力学中模拟与实验的结合”的研讨会。模拟和实验社区将从讨论该领域的挑战、机遇和突破中获益。

    弗雷德Sansoz

    yfzhang的照片

    亲爱的Fred Sansoz

    我完全同意你关于纳米线微观结构尺寸效应的评论。一维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可能与层错、位错、孪晶等微观结构密切相关。纳米线和纳米管的力学性能也具有很强的各向异性。因此,实验数据是分散的。显然,需要实验研究来阐明纳米线的真实变形特征和机理。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技术,如纳米压痕、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各种纳米线系统的机械性能。现场实验提供了直接的可视化和描述的事件,因为他们发生,并提供定性信息的结构变形。为了弄清一些基本的变形机理,需要在纳米和原子尺度上发展一些新的原位实验技术。最近的一些论文显示了这一领域的良好发展。论文清单如下:

    1. y。黄、陈树祥、赵树辉、王振中、韩德贤、陈国光、德雷塞尔豪斯、任志峰,理论物理。启。[j] .中国科学:自然科学。2. y。黄、陈树祥、赵树辉、王振中、韩德贤、陈国光、德雷塞尔豪斯、任志峰,自然,439281(2006)。3.。余f, O.劳里,M. J.戴尔,K.莫洛尼,T. F.凯利,R. S.鲁夫,科学287, 637-640(2000)。4.Ding, L. Calabri, X. Chen, K. M. Kohlhaas, R. S. Ruoff,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66, 1109-1121(2006)。5。碳氢键。柯和H.D.埃斯皮诺萨。中文信息学报,2,1484(2006)。

    6.Zhu, A. Corigliano和H.D. Espinosa。微力学与微工程学报, 16, 242(2006)。

    7. d。韩玉峰,张云峰,郑凯,张志杰,郝彦杰,郭小勇,袁军,王志林,Nano的信。7, 452(2007)。

    跃飞张

    李晓东的照片

    非常感谢你的后续信息,弗雷德。我同意。我认为实验结果还需要模型验证。另一个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的是纳米力学测试仪器和校准程序的发展。我希望在纳米仪器和校准程序方法方面看到更多的研究。与纳米压痕一样,一种新型的纳米力学测试仪器可能会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带来更多的发现。

    benzerga的照片

    在小规模塑性领域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最近的支柱实验在这方面创造了势头。物理学和力学之间的互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有时会加剧这两个领域之间的误解。

    对于力学万博体育平台家来说,发展本构描述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给定材料样品的力学响应可以与该材料的本构关系相识别。要使这种识别有效,通常需要观察两个条件:(i)样本需要在统计上是同质的(就感兴趣的行为类型而言);(ii)样品服从均匀边界条件(在Hill、Mandel等意义上)。

    说到微柱变形,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区分低位错密度和高位错密度的情况是有益的,因为很明显,足够小的样本在统计上是不均匀的。

    有理由相信,迄今为止积累的大部分柱数据对应于低(初始)位错密度(这里的低意味着潜在活动源的实际数量很小),尽管一些较大的样本可能在变形过程中存储位错。(纯粹主义者)机械师可能会万博体育平台发现这个问题不适定式,然后把它留在那里!他会大喊:“任何给定支柱的机械响应只代表支柱本身,而不是其他。”事实上,如果没有统计上的同质性,就没有确定性的反应。

    然而,小型结构和设备正在被设计和寻求用于许多应用,并且人们对理解支柱中发生的事情,接受(至少在某种程度上)随机性,不确定性等肯定感兴趣。

    我们自己的工作一直在探索低和高位错源密度的两种极端情况。分析的框架是离散位错建模(或它的一个变体,丰富了一些物理;我们称之为M-DDP)。该框架的两个优点是:(i)原则上能够预测随机性,从而量化不确定性;(ii)在常规边界条件下预测尺寸依赖性(在总体平均意义上)的能力。一个缺点是我们的分析是二维的。我们相信许多结论仍然是有效的,当然,随着更强大的3D分析变得可访问,我们的结论还有验证的余地。

    我将总结我们目前的发现如下:

    (1)在低密度情况下,位错饥饿假说得到支持。但可持续的饥饿需要耗尽硬化机制占主导地位。在缩放方面,这是一种流动应力大致变化为1 /试样直径的状态(直至由随尺寸变化的耗尽硬化率和内应力效应引起的偏差,尽管程度较小)。

    (ii)在高密度的情况下,通常的非热硬化机制(通过不断发展的森林)有效地起作用,位错储存发生,最重要的是,位错结构被发现在进化,从而导致局部区域的极性或GND密度的积累(可以认为是统计上均匀的)。反过来,局部地地密度的增加提高了局部流动应力(可能与SGP理论中争论的方式完全相同)。因此,总体流变应力也升高,而变形试样中的净GND密度基本保持为零。M-DDP计算非常清楚地表明,局部GND密度的积分测度随着试样尺寸的减小而增加,这是尺寸效应的关键。

    场景(i)可能更适合解释当前可用的数据,但(ii)从纯粹的力学角度来看是有趣的。在我看来,植根于渗透理论的其他解释(正如Dimiduk及其同事最近尝试的那样)是值得怀疑的。如果能在预变形体试样中进行纤柱实验,研究初始密度对尺寸效应类型的影响,必将有助于我们取得进展。

    关于Fred关于柱子可以做多小的问题,我的理解是小于1微米左右,锥形是很难避免的。此外,对于直径约30nm及以下的套管,除非长径比能够保持较小,否则可能会出现一些屈曲问题。茱莉亚和艾丽卡最适合对此发表评论。

    李晓东的照片

    非常感谢Fred和Amine的帖子。我同意!我们需要更多的研讨会将纳米力学模拟与实验相结合。将会有一个关于纳米材料和微/纳米器件力学-实验和建模MS&T07, 2007年9月16日至20日,密歇根州底特律。另一个相关的研讨会是理解机械行为的新方法2008年3月9日至13日在新奥尔良举行的2008年TMS年会上。将会有几场研讨会。我认为J-Club是连接纳米力学仿真与实验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j俱乐部关于计算纳米力学的后续主题。

    MichelleLOyen的照片

    即将举行的“纳米压痕和纳米摩擦学基础IV”研讨会将于2007年MRS秋季会议举行(详情在这里)也将包括关注纳米力学模拟和与实验的联系。摘要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李晓东的照片

    谢谢。本次研讨会-纳米压痕和纳米摩擦学基础IV是及时和非常有趣的。希望我们能有关于桥接模拟和实验的课程。我们可能会再开一次机械师联欢会。万博manbetx平台

    MichelleLOyen的照片

    谢谢。让我们在这次研讨会上有一个最好的展示,并有一个全面的会议记录,以记录当前的最先进的技术!

    结合本次研讨会,我们将肯定在计划2007年秋季MRS会议的一次大型聚会!细节要更接近时间。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你好,

    我想知道你们是否有计划在MRS秋季会议期间组织一次机械联欢会。万博manbetx平台

    最好的祝愿,

    罗希特

    MichelleLOyen的照片

    我非常希望在2007年11月26日至30日在波士顿举行的MRS秋季会万博manbetx平台议上有一个iMechanica聚会。我正在寻找至少几个志愿者来帮助组织和运行这样一个事件;如果你愿意参与,请在这里回复或发邮件给我!

    米歇尔

    罗希特·康纳的照片

    Oyen教授

    关于MRS秋季会议的万博manbetx平台机械联欢会,我很乐意做志愿者。

    对不起,我今天才在imechaica上查看了你的帖子。如果我能帮你,请告诉我。

    最好的问候,

    罗希特

    李晓东的照片

    一个。娄军博士与王俊兰博士合编特殊的问题纳米力学和纳米结构多功能材料:实验、理论和模拟纳米材料学报。这将是促进纳米力学模拟与实验衔接的良好契机。

    弗雷德·桑索斯的照片

    (实验)思路: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了金属纳米线中由于界面塑性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尺寸效应。

    要了解更多,请阅读以下文章:

    K. A. Afanasyev和F. Sansoz,纳米尺度孪晶金纳米柱的强化,纳米快报, 2007年(ASAP文章)

    李晓东的照片

    谢谢你,弗雷德。我刚刚读了这篇论文,发现这是一篇实验界非常感兴趣的论文。我很喜欢报纸。太好了!相信大家很快就会看到很多后续的论文。

    gurpreet的照片

    伟大的网站。很高兴看到所有的大人物!!

    我很好奇是否有人对单个单壁碳纳米管进行过三维操作?这可能吗?使用200千伏透射电镜(F-20)是否有可能(或有多困难)看到单个SWNT中的缺陷?请注意,我说的不是SWNT绳。谢谢你!

    Gurpreet辛格

    操纵单个swcnts是不可能的。在200 kV瞬变电子显微镜下,电子束辐照可能使单壁碳纳米管快速燃烧。80kv或120kv是理想的。在如此低的千伏下,你的解析度不是那么大,无望成像点缺陷。然而,如果你有一个c校正器,可以成像点缺陷,如5/7,或个别空缺。Iiijima的团队最近发表了一些这方面的论文。

    周彩志的照片

    实验微压缩研究显示出阶梯应力-应变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在较大的样品和多晶中并不明显。“错位饥饿”机制常被用来描述这种行为。然而,原位透射电镜实验只能在直径小于200nm的小样品中验证这一机制(z.w Shan on Nature Mater)。, 2008)。在较大的样本中,位错不能完全消除。微柱的流动应力测量值远低于纳米线。这意味着微柱的塑性变形不受形核控制。目前对楼梯应力-应变行为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移动位错被结合部截留,造成塑性变形的间歇性(Rao S.I., Acta Mater)。, 2008)。因此,必须增加外加应力以维持外加应变率。实际上,有多少移动位错会被结捕获,以及结是否足够强大,从而在应力-应变曲线中引起如此高的应力跳变,是这一解释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二种解释是,移动位错的交叉滑移将它们分成几个较短的部分,然后需要增加应力以使较短的位错部分退出(J.A. El-Awad on JMPS, 2008)。但是这种解释在当时还不能被原子模拟所证实。以上两种解释均基于三维位错动力学模拟。基于有限元模拟的第三种解释是试样屈服后的旋转会改变滑移面上的施密德因子,从而引起流变应力的变化(Y.S. Choi on Scripta Mater, 2007)。实际上,在弯曲作用下旋转的试样也可能在中性面上捕获移动的位错,在那里没有共享应力,需要增加施加的应力来产生新的位错。此外,即使样品的旋转不明显,也一定会有一些表面台阶,这是由于样品的上部滑出造成的。这种表面台阶减小了活动位错运动的滑移面原始面积,从而缩短了位错臂的有效长度。这也可能导致施加应力的增加。然而,潜在的机制仍在争论中。还需要更复杂的建模和模拟来确定哪种猜想在单晶压缩时的应力跳跃中起主导作用。

    李晓东的照片

    非常感谢Caizhi的留言。是的,看到大的样品会很有兴趣的。我认为除了位错,表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发表的关于纳米样品的表面效应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的文章,对在小尺度下工作的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请参阅。

    王国峰,李晓东,“弹性模量的预测”
    纳米线表面和体积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材料》,《应用物理杂志》(已出版)。

    王国峰,李晓东,“弹性模量的尺寸依赖性”
    ZnO纳米线的表面应力效应,《应用物理快报》,9
    (2007) 231912。

    订阅“2007年5月期刊俱乐部主题:纳米积木的实验力学”评论

    最近的评论

    更多的评论

    辛迪加

    认购辛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