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你在这里

2016年7月期刊俱乐部主题:用于可充电电池的大体积变化材料力学

Shuman_Xia的照片

可充电电池大体积变化材料力学研究

夏淑曼,乔治亚理工学院

本期特刊的重点是可充电电池电极(RBE)材料的力学,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新兴研究领域。在iMechanica上有一些与这个主题相关的Journal Club主题和帖子(万博manbetx平台链接1链接2link3).在本期特刊中,我将着重于实验研究,并讨论当前围绕RBE材料实验力学问题的挑战和机遇。

1.简介

近年来,全球对低成本、高性能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些存储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应用,包括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电气化和固定电源管理。基于电荷传输和存储的固态能源材料对于找到这样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这些材料的能量储存和释放通常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力学和电化学过程,包括变形、应力产生、质量传输、相变、化学反应和微观结构演化。要在电能存储方面取得突破,就需要对力学及其与其他物理现象的复杂耦合有基本的了解。

在过去的十年中,对大容量、大体积变化RBE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有了显著的增长[1-17]。在扩散诱导应力[6,18]、锂浓度依赖模量和硬度[19-21]、二维和三维扩散诱导变形[22-25]、时间依赖蠕变[21,26]、应变率敏感性[27]和断裂相关特性[28-31]的实验测量和建模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下面,我将展示我的小组最近的一些作品,并以此作为催化剂来引发我们的讨论。

2.锂硅断裂的原位测试和原子模拟

自然通讯6:8417 (2015)

我们对下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中锂硅电极的断裂特性进行了综合实验和计算研究。原位透射电镜实验观察了原始和高度锂化硅的脆性断裂和韧性变形的显著对比。对锂化硅薄膜进行了定量纳米压痕测试,以揭示低锂浓度下锂诱导的脆性,以及随着锂反应的进行,随后的脆性向延性转变。同时,我们利用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来阐明由锂化辅助原子重排介导的潜在断裂机制。我们的工作为离子存储材料的机械故障提供了基本的见解,这对于高性能可充电电池的工程和预测建模是必不可少的。

图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内Si纳米线的原位电化学锂化和力学测试。(a)由Si纳米线工作电极、Li2O固体电解质和大块Li金属对电极组成的电化学电池的原位实验设置。(b)使用压电定位器对部分lithzation Si纳米线进行机械测试的示意图。(c, d) TEM图像显示未锂化Si核的断裂和锂化非晶Li的大塑性变形x硅壳(比例尺,c为1微米,d为50纳米)。

图1a和1b显示了在透射电镜中对单个硅纳米线进行原位电化学锂化和断裂测试的实验设置。该纳米电化学电池由生长在硅衬底上的硅纳米线作为工作电极和锂探针作为对电极组成。探针表面的天然Li2O层被用作锂离子导电固体电解质。为了驱动锂化过程,将锂探针与硅纳米线的自由端接触,然后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之间施加-2 V的偏置电压。由于锂离子的表面扩散系数远高于本体扩散系数,因此锂离子首先沿纳米线自由表面迁移,然后向中心扩散。由于锂致应力的迟滞效应,纳米线中的锂化前沿在接近纳米线中心时速度减慢,最终停止。这一过程导致形成了具有原始硅核和锂化无定形硅壳的核壳结构。在锂化实验之后,将部分锂化的硅纳米线用Li探针进行原位压缩测试,如图1b所示。当压缩载荷增加到临界值时,纳米线发生屈曲,未反应的c-Si芯以脆性和灾难性的方式断裂(图1c和1d)。相比之下,锂化壳发生了较大的变形而没有开裂。 This striking difference qualitatively indicates that lithi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altering 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ilicon.

图2。锂化硅电极断裂韧性的测定。在不同压痕载荷下,锂化电极薄膜(Li0.87Si)上压痕的SEM图像显示(a)无裂纹,(b)径向裂纹,(c)大量裂纹(比尺棒,0.5微米(一);标尺,1微米(b);标尺,2微米(c))。具有较高Li浓度的锂化电极薄膜上凹痕的SEM图像1.56Si)显示(d-f)在各种压痕载荷下(比例尺:1微米在(d)及(e);2微米在(f))。(g)显示临界压痕载荷随锂浓度变化的曲线。(h)锂化Si电极的断裂韧性和断裂能随锂浓度的变化。

采用纳米压痕法定量评价了LixSi合金在5种不同浓度下的断裂韧性。图2为测量的断裂韧性,KIc,作为锂离子浓度的函数。断裂能计算为GKIc2 /E也在图中展示。未锂化非晶硅的断裂韧性和断裂能为0.51±0.014 MPa·1/2和2.85±0.15 J/m2,这是脆性材料的典型值。随着锂离子浓度的增加,锂化Si的抗断裂能力首先下降,这表明了锂致脆。这一趋势与最近的从头算计算在定性上是一致的,该计算表明少量的锂插入Si中大大削弱了Si键,从而降低了材料的表面能。在进一步的锂化之后x= 0.31时,断裂韧性和断裂能均随锂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达到0.77±0.03MPa·1/28.54±0.72 J/m2分别为Li1.09Si。这种行为表明Li的断裂特征发生了脆性向延性的转变xSi从中等到高锂浓度。

图3。模态加载下Li0.5Si和Li2.5Si试样边缘裂纹扩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为了阐明实验观察到的锂化硅断裂行为,我们使用反应力场(ReaxFF)势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在MD模拟中(图3),含有尖锐初始边缘裂纹的锂硅合金薄板在位移控制下以恒定速率拉伸。随着加载过程中裂纹的发展,对远场载荷进行连续监测。在中等锂浓度下(x= 0.5)时,当远端应力达到临界值~5.5 GPa时,边缘裂纹立即扩展。远场应力在后续裂纹扩展过程中迅速下降。裂纹尖端附近的近距离观察显示,断裂过程是由裂纹尖端的纳米孔形成和合并控制的。相比之下,锂含量高的平板(x= 2.5)在相同力学条件下的试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断裂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尖锐的预裂纹变得明显钝化,相应的载荷-位移曲线比前一种情况低得多,也更平坦,表明在高锂浓度下的韧性断裂行为。

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锗的断裂特性

电化学学会杂志163:A90-A95 (2016)

锗(Ge)是下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极具潜力的候选负极材料。尽管有明显的前景,但锂化锗的力学性能包括其断裂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我们使用自主研发的纳米压痕系统对锂化锗的断裂韧性进行了首次实验测量。随着锂含量的增加,锂化Ge的断裂韧性单调增加,表明随着锂化过程的进行,锂化Ge发生了脆性向延性的转变。我们还比较了锂化Ge和锂化Si的断裂能,结果表明,尽管Ge在未锂化状态下的断裂能略低于Si,但Ge在锂化状态下的抗断裂能力远高于Si。这些发现表明,Ge阳极本质上比Si阳极更耐断裂,因此为开发耐用、高容量和高倍率的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这项工作的定量结果为开发新的电极材料提供了基本的见解,并有助于实现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预测建模。

图4。(a) 4个不同锂浓度的锂化/锂化锗薄膜电极的电压分布。(b)与(a)中的电池测试相对应的电极中的膜应力演化。(b)中的两张插图分别说明了锂插入Ge电极和从Ge电极中提取锂时的压应力和拉应力的发展。

图4a为四个Li的电化学分布图x用于断裂韧性测量的锗薄膜电极。相应的应力演化在李x电化学测试过程中的Ge薄膜如图4b所示。所有应力曲线都以溅射过程产生的初始压膜应力为0.3 GPa开始。在Ge薄膜的锂化过程中,锂离子插入薄膜并引起体积膨胀。然而,衬底抑制了Ge薄膜的面内膨胀,导致压膜应力急剧增加。随着锂化过程的进行,压缩膜应力首先呈线性增加,反映了薄膜的弹性变形。在达到最大压应力后,LixGe薄膜超过了锂化x= 0.33表示由于塑性变形,应力变化速度较慢。薄膜中存在的大压应力,如果不加以处理,可能会阻碍纳米压痕过程中的裂纹扩展,从而阻碍断裂韧性评估。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锂化过程后立即对Ge电极进行短时间的锂化。在沉降过程中,衬底抑制了薄膜的收缩,使压缩膜应力得到缓解,从而促进了后续纳米压痕过程中裂纹的形成。

图5。(a)锂化锗电极的断裂韧性和断裂能随锂浓度的变化。(b)锂化Ge电极的断裂能与硅电极的断裂能作为锂浓度的函数之间的比较。除了一个x值为0.83x葛,李为1.56xSi,由于锂化的增韧作用,锂化产品没有出现压痕开裂的迹象。

在电化学测试和膜应力测试后,采用纳米压痕法对锂化锗电极进行断裂测试。图5(a)为锂的断裂韧性测量结果x不同锂化程度的锗薄膜。在每个锂化度下,选择带有径向裂纹的压痕,使用Morris模型进行断裂韧性评估。未锂化锗的断裂韧性为0.218MPa·1/2,在量级上与典型的脆性材料相当。随着锂化程度的增加,锂化Ge的断裂韧性稳定增加,达到0.81MPa·1/2Li0.72Ge。锂化锗的断裂能曲线也随锂浓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随着锂化过程的进行,LixGe的抗裂性发生了急剧的脆性向延性转变。这种过渡以及力的延展性极高x锗薄膜在高锂浓度(超过x= 0.83)表明在脱氢过程中设置截止电压可以防止电极材料断裂。

图5(b)显示了本工作获得的锂化Ge的断裂能与之前测量的锂化Si的断裂能的直接比较。原始Si的断裂能为3J / m2略高于未锂化Ge的2.33J / m2.在少量的锂化作用下(x = ~0.03), Li的断裂能x葛超过李xSi。在给定的锂化程度下,两种锂化产物之间的断裂能差随着锂化的进行而增大。这一趋势表明,除了极低的锂浓度外,锂化Ge比锂化Si在机械上更坚韧。此外,对于李x葛和李xSi,存在一个临界锂浓度,超过该浓度,直到纳米压痕设置的最大压痕负载(93mN),都没有观察到电极开裂。Si (Li1.56Si)的临界值约为1.56,Ge (0.83通用电气),这也清楚地表明,锂化锗具有相当高的抗断裂性。这些定量结果解释了较早的原位TEM观测[32]所观察到的锗纳米颗粒的稳健行为。显然,与锂化硅相比,锂化锗在本质上更耐裂纹萌生和扩展。因此,Ge颗粒在多次放电/充电循环后不会发生开裂,而Si颗粒在第一次锂化时发生尺寸依赖的断裂。Ge的这一特性为开发耐用、高容量和高倍率的先进锂离子电池阳极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4.锂硅的纳米尺度变形测量

应用力学学报82:121001 (2015)

利用原位透射电镜研究了锂离子在非晶硅(a-Si)纳米线中的迁移。我们发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a- si的两相锂化过程,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a- si的锂化是一个单相过程,具有渐进和光滑的锂剖面的观点相反。我们应用了一种全场变形测量方法,数字图像相关(DIC),在纳米尺度上定量分析了锂化过程。DIC分析表明,锂化是由a- si反应物与非晶态a- li之间的尖锐相边界移动引起的xSi (x= 2.5)产品。这种显著的非晶-非晶界面一直存在,直到剩余的a- si被消耗掉。然后,在没有可见界面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步锂化,产生最终产物a- lixSi (x= 3.75)。

图6 (a)和(b)是在电化学锂化实验中不同时刻拍摄的两张高分辨率TEM图像。锂助熔剂从顶部表面供应。锂化是通过a- si反应物和非晶态a- li之间的尖锐相边界的运动进行的x如果产品。a-Li的生长动力学xSi由两个同时发生的过程控制:(1)Li与Si反应生成初始产物Lix(2)产物相区Li离子的扩散。本文采用局部DIC方法分析了a-Li中的扩散应变x相边界后的硅区。选取t1 = 136 s时的图像(图6(a))作为参考构型,t2 = 148 s时的图像(图6(b))作为变形构型。图6(c)和(d)为DIC分析得到的两种法向应变分量的分布。两张应变图均有波动,其统计均值和标准差为年代xx=(-0.06±2.93)× 10-3和年代yy=(1.82±1.49)× 10-3。这一结果还表明,扩散引起的应变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相对于测量能力),因此几乎所有的锂化引起的变形都发生在尖锐的反应前沿。

图6。锂化Si区锂扩散应变的局部DIC分析。(a, b)用于DIC分析的TEM参考图像和变形图像。(c, d)获得年代xx而且年代yy应变等高线图叠加在参考TEM图像上,如图(a)所示。

在整个锂化前沿,Li与Si的反应导致Li:Si摩尔比从零到有限值的变化。反应引起的变形在尖锐的反应前沿处表现出较大的应变梯度,这是经典的局部DIC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局部DIC会导致对变形梯度的低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发了一个全局DIC方法,并将其用于量化反应诱导应变.全局DIC分析得到的反应诱导应变分布如图7(b)-(d)所示,图7(e)显示了跨a-Si/a-Li的应变分布xSi相边界。锂化锋以0.05 nm/s的速度稳定地向a- si区域移动。在反应区内,反应诱导应变达到最大值168%,随着锂化过程的进行,应变基本保持不变。调用体积应变和锂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我们得到的摩尔Li:Si比x反应区= 2.33。

图7。a-Si/a-Li反应诱导应变的全局DIC分析xSi相边界。(a) TEM图像序列中的第一张图像,作为全局DIC分析的参考图像。(罪犯)获得年代yy岩化不同阶段的应变等高线叠加在随后的TEM图像上。(e)获得a-Si/a-Li的应变剖面xSi相边界。注意,应变分析是相对于(a)中的参考图像进行的。随着锂化的进行,具有大应变的反应区宽度增加。

5.挑战与展望

电化学储能系统的运行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机械和电化学过程,这些过程紧密耦合,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能。电极材料内部的力学场和化学场通过双向耦合相互关联。客体原子的扩散可以改变主体固体的原子体积。由于反应物的原子体积和反应产物的原子体积之间的差异,界面反应也会导致体积的变化。体积变形可能会引起大量的机械应力,如果它发生在一个非均匀的方式或与外部机械约束。相反,机械应力可显著促进或延缓扩散和反应过程[33,34]。电场和化学场之间的耦合在以前的研究中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然而,最近的TEM实验[33]表明,在外加电场和不加电场的情况下,硅纳米线的锂化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对力学-电化学耦合关系的基本理解目前还远远不够完整,需要开发新的空间和时间解决的多物理场测量技术。电化学RBE材料实验力学的进步将导致具有前所未有预测能力的多物理场建模工具的发展,并最终加速储能器件的设计、优化和制造。

最后,我想让大家注意一个“能量材料力学”特刊普拉迪普·古德鲁(布朗大学),亨利·索达诺(密歇根大学)和我自己正在为《实验力学杂志》共同编辑。本期特刊旨在交流能源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刊的重点将是从力学和材料的角度进行实验和综合计算/实验研究。早前已在iMechanica上公开征稿(万博manbetx平台链接).更多关于特刊的信息,包括作者指南和提交细节,可以在那里找到。特刊的范围相当广泛,涵盖了各种能源材料。如果你有相关稿件准备好或即将准备好,请认真考虑这期特刊。

欢迎在这里留下意见或问题。我期待与iMechanica社区进行热烈的讨论。万博manbetx平台

参考文献

[1]哈金斯RA,尼克斯WD。离子2000;6:57。

[2]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电化学与固体固体材料学报2001;4:A137。

[3]陈志强,彭海林,刘刚,McIlwrath K,张晓峰,Huggins RA,崔勇。自然纳米技术2008;3:31。

[4]程yt, Verbrugge MW。电源学报2009;190:453。

赵凯,王晓明,王晓明,等。应用物理学报2010;38(2):366 - 366。

bbb10陈晓明,王晓明,王晓明,王晓明。中国机械工程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刘晓辉,王建文,黄珊珊,范峰,黄霞,刘勇,Krylyuk S,刘杰,Dayeh SA, Davydov AV,毛世祥,Picraux ST,张山,李娟,朱涛,黄建勇。自然纳米技术2012;

[8]李华,黄新军,陈立强,吴志刚,梁勇。电化学与固体材料学报1999;2:547。

[9]刘晓辉,郑辉,钟林,黄松,Karki K,张丽琴,刘勇,Kushima A,梁文伟,王金伟,赵建辉,Epstein E, Dayeh SA, Picraux ST,朱涛,李娟,Sullivan JP, Cumings J,王超,毛世祥,叶泽泽,张松,黄建勇。纳米通讯2011;11:33 - 12。

[10]Chon MJ, Sethuraman VA, McCormick A, Srinivasan V, Guduru PR.物理评论快报2011;107:045503。

刘晓辉,钟林,黄松,毛世祥,朱涛,黄建勇。ACS Nano 2012;6:1522。

[12]王金文,何勇,范峰,刘旭辉,夏松,刘勇,Harris CT,李辉,黄建勇,毛世祥,朱涛。纳米通讯2013;13:7 9。

王晓明,李文伟,李晓明,崔勇。2013;

Woodford WH, Chiang YM, Carter WC。电化学学报2010;57:A1052。

[15]Haftbaradaran H,肖晓春,Verbrugge MW,高海军。电源学报2012;206:357。

[16]王宏,侯B,王旭,夏s, Chew HB。纳米通讯2015;15:1716。

王春华,李文伟,李文伟,王春华,崔勇。纳米通讯2013;13:758。

范峰,黄珊珊,杨华,朱涛,朱涛,朱涛,朱涛,范峰,杨涛,杨涛,朱涛。材料科学与工程建模与仿真2013;

[19]王志强,王志强,王志强,等。中国电力学报2010;20(1):67 - 74。

王志强,王志强,王志强,等。电化学研究进展2011;13:818。

[21]Berla LA, Lee SW, Cui Y, Nix WD。电源学报2015;273:41。

[22]孙凯,黄敏,孙凯,王晓明,王晓明,等。电源学报2014;29(2):366 - 366。

[23]孙凯,黄敏,王晓明,王晓明,王晓明,王晓明。电力系统工程学报2015;

[24]Jones E, Silberstein M, White SR, Sottos NR.实验力学2014;54:971。

王欣,潘震,范峰,王杰,刘勇,毛世祥,朱涛,夏松。应用力学学报2015;82:121001。

[26]Boles ST Thompson CV, Kraft O, Moenig R.应用物理学报2013;103:263906。

法尔M,索Z,弗拉萨克JJ。中国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2014;

黄建勇,李建军,黄建勇,等。

法尔M,索Z,弗拉萨克JJ。纳米通讯2013;13:5570。

6.[30]王欣,范峰,王娟,王宏,陶松,杨安,刘勇,周海波,毛世祥,朱涛。自然通讯2015;

王晓霞,杨安,夏山。电化学学报2016;39(1):314 - 314。

[32]梁伟,杨辉,范峰,刘勇,刘晓华,黄建勇,朱涛,张松。Acs Nano 2013;7:3427。

刘晓红,范峰,杨华,张松,黄建勇,朱涛。ACS纳米2013;7:1495。

[34]高海涛,刘志强,张志强,等。应用物理学报2010;96:09 - 09。

附件 大小
形象的图标Fig_1.png 131.55 KB
形象的图标Fig2.png 133.53 KB
形象的图标Fig3.png 261.29 KB
形象的图标Fig5.png 29.62 KB
形象的图标Fig6.png 221.68 KB
形象的图标Fig7.png 204.01 KB
形象的图标Fig_4.png 49.29 KB

评论

hbchew的照片

有趣的文章,当然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领域的机械师。万博体育平台

Shuman_Xia的照片

谢谢你,哈克·本格!

朱婷的照片

Shuman,

一个很好的评论!

锂是锂离子电池的终极负极材料。DOE目前对锂阳极非常感兴趣。与硅相比,我认为锂阳极的力学问题更难解决。你能评论一下锂阳极的力学吗?

谢谢。

Shuman_Xia的照片

婷,谢谢你提出这个有趣的话题。作为负极材料的金属锂具有最高的容量(3.86Ah/g),已广泛应用于商业一次锂电池(即不可充电锂电池)。然而,锂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中的使用主要受到重复循环时枝晶生长的阻碍。最近已经开发了一些计算模型来模拟这种生长过程。为了抑制枝晶生长,过去已经提出了许多策略。这些技术包括涂覆锂阳极表面,形成复合锂结构,施加外部压力,以及用聚合物或陶瓷基固体电解质取代传统的液体电解质。毫无疑问,机制是执行这些方法并将其主流化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释放它的全部潜力!

杨慧的照片

正常的
0



en - us
应用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样式定义*/
表格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正常”;
mso-tstyle-rowband-size: 0;
mso-tstyle-colband-size: 0;
mso-style-noshow:是的;
mso-style-priority: 99;
mso-style-qformat:是的;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 0;
mso-para-margin-right: 0;
mso-para-margin-bottom: 10.0分;
mso-para-margin-left: 0;
行高:115%;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字体大小:11.0分;
字体类型:“Calibri”、“无衬线”;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

亲爱的夏医生:

非常感谢你带来这个有趣的话题。

高容量负极材料,如硅(Si)、锗(Ge)和锡(Sn),有望彻底改变锂离子电池行业。然而,高容量电极固有的锂插入/提取循环会在电极内部引起巨大的体积膨胀和应力,导致快速解体或开裂。例如,全锂化硅的体积膨胀率约为300%。当电极经历高速率充电或放电时,这个问题甚至更严重,这是非常需要的,但往往会导致电极中的Li分布不均匀。由此产生的不同Li含量区域之间的大不兼容变形容易引发断裂,导致电极的电化学-机械失效。电极中的活性物质通过新开裂的表面暴露在电解液中,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在新开裂的表面上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导致电极中活性物质的消耗,从而导致电池容量衰退。此外,机械降解还会导致活性材料、集电流剂和电解质之间失去电接触,导致可循环性差。因此,从根本上了解大容量阳极在锂化/锂化循环过程中的降解机制,对于合理设计下一代抗失效电极至关重要。在此,我愿与大家分享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工作。

1.取向依赖性界面迁移率决定了锂化硅纳米线的各向异性膨胀

通过将锂的反应扩散与锂诱导的弹塑性变形耦合在一起的化学力学模型,我们证明了锂化Si中明显的各向异性膨胀是由核壳界面的取向依赖迁移率控制的,即在晶核和非晶壳之间的原子尖锐相边界处的锂化反应速率。

S H。杨,黄,黄,X。,风扇,F。,梁,W,刘,王小虎,陈,L.-Q。、黄建勇、李俊、朱涛、张松、取向相关界面迁移率决定了锂硅纳米线的各向异性膨胀。Nano Letters, 2012。12(4): p. 1953-1958。

杨,H,风扇,F。,梁,W,郭,X。,朱,T。S。,,硅中锂化的化学力学模型。固体力学与物理学报,2014。70(0): p. 349-361。

2.Si和Ge锂化动力学与应力的强耦合

我们的现场透射电镜实验还有原子连续介质力学chemo-mechanical建模的证据d锂化动力学与Si和Ge电极的应力产生和失效之间存在强耦合。一方面,我们展示艾德Si晶体中的各向异性锂化(c-Si)导致各向同性溶胀和表面断裂,而各向同性锂化,各向同性溶胀和韧性行为c-Ge和非晶态硅(a-Si)。另一方面,我们进行演示d这种锂化自生应力导致了锂化迟缓.T锂化各向异性越强,缓速效应越强将。此外,外部应用载荷也可以调节锂化动力学。在锂化过程中弯曲锗纳米线可以打破锂化对称性,增强拉伸侧的锂化速率,而抑制压缩侧的锂化速率,无论是在径向还是轴向。

杨,H,风扇,F。,梁,W,郭,X。,朱,T。S。,,硅中锂化的化学力学模型。固体力学与物理学报,2014。70(0): p. 349-361。

刘,王小虎,风扇,F。,H。,张年代,黄J.Y,朱、T。硅纳米线的自限制锂化。Acs Nano, 2012。7(2): p. 1495-1503。

梁、W。杨,H,风扇,F。,,Y。,刘,王小虎,黄J.Y,朱,T。S。,,电化学循环下的坚韧锗纳米颗粒。Acs Nano, 2013。7(4): p. 3427-3433。

杨宏,梁伟,郭旭,王长明。,张,S.,Si和Ge阳极锂化过程中强烈的动力学-应力耦合。《极限力学快报》,2015。2(0): p. 1-6。

顾敏,杨海华,张建国,张德恩,张志刚。,张生,王志明,锗纳米线中锂化的弯曲诱导对称性破缺。Nano Letters, 2014。14(8): p. 4622-4627。

3.锂化电极的自弱化机制

除了连续介质水平的化学力学建模外,我们还利用反应力场ReaxFF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以研究锂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断裂机制。模拟结果表明,由于裂纹尖端的应力梯度,Li向裂纹尖端的扩散在能量和动力学上都受到了有利的影响。应力驱动的Li扩散导致Li在裂纹尖端附近聚集,以化学方式削弱了裂纹尖端键合,同时引起应力松弛。作为主导因素,化学弱化效应表现为一种导致石墨烯断裂的自弱化机制。此外,缺陷尺寸和Li浓度的变化决定了锂化电极的不同断裂模式。

杨宏,黄X,梁伟,van Duin, A.C.T, Raju, M., Zhang S.,锂化石墨烯电极的自弱化。化学物理快报,2013。563(0): p. 58-62。

黄X,杨H.,梁W., Raju, M., Terrones, M., Crespi, V.H., van Duin, A.C.T., Zhang S.,锂化诱导缺陷碳纳米管的腐蚀断裂。应用物理通讯,2013。103(15): p. 153901-4。

4.实验和理论为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以往对各种大容量能源材料的研究为合理设计新一代抗失效高性能可充电电池电极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例如,我们设计了一种分层多孔的硅阳极,有效地缓解了硅基电极向外体积膨胀导致的断裂问题。此外,还设计了各种表面涂层以防止高容量电极的断裂。此外,我们对锂化动力学和应力强耦合的研究直接激发了“机械可充电电池”的新想法,从而成功设计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机械能收集系统。

肖,问顾,米阳,H,李,B。,,,,Y。,刘,F。,戴,F。,杨,L,刘,Z,肖,X。,刘,G。,赵,P,张年代,Wang C。,,Y。,Cai, M。分层多孔硅阳极的内锂离子呼吸。Nat Commun, 2015。6

罗良、杨宏、严平、崔维斯、李俊杰、李永耀、刘宁、莫利娜·派珀、D.、李世华。,赵鹏,张建刚,张志刚。,Cui, Y., Zhang, S., Ban, C., Wang, C.-M.,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纳米线表面涂层调节的锂化动力学和降解。Acs Nano, 2015。9(5): p. 5559-5566。

罗、L。赵、P。杨,H,刘,B。,,J.-G。、崔勇、俞刚、张松、王春明、硅纳米颗粒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的表面涂层约束诱导自放电。Nano Letters, 2015。15(10): p. 7016-7022。

金,年代,崔S.J。,赵,K,杨,H,米兰球迷,G。,张年代,李,J。电化学驱动的机械能收集。Nat Commun, 2016。7

非常感谢你们读到这里。我期待着您和其他人的评论。

回族

Shuman_Xia的照片

Hui,非常感谢你的全面审查。在你的Nano Letters纸,你展示了机械应力可以诱导锗纳米线中锂化的对称性断裂。在你最近的自然通讯论文研究表明,同样的应力-扩散耦合发生在锂化硅中,可以用于机械能收集。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和刺激的想法。我只是想知道你是否考虑过或尝试过用锗来制造能量收集装置。锗有Li的扩散率比硅高得多。从直觉上看,可能是这样表现出更大的应力-弥漫耦合,因此提供更高的嫉妒收集效率。任何想法吗?

张苏琳的照片

嗨Shuman,

在我们的自然通讯论文中,我们使用了纳米厚的硅薄膜作为电极。由于纳米级的尺寸,表面扩散是主要的(和快速的)。葛佳当然更好;但是更贵。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我们将寻求不同形式的硅(如纳米多孔硅)来提高器件的速率能力,同时使其具有潜在的商业化价值。

Shuman_Xia的照片

苏林,谢谢你的解释。这很有道理。

马特·法尔的照片

嗨Shuman,

感谢您在该领域的出色评论和出色的工作!我们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相关实验,总体上发现了与您在这篇综述中提供的结果相似的结果。例如,我们发现锂化硅和锂化锗的断裂能值与你的相似(至少在数量级上)[1-2]。同样地,我们还发现锗是硅的一个很好的替代品,因为它增强了抗断裂[2]。尽管如此,文献研究仍有一些小的差异。例如,在我们对锂化硅的断裂能的研究中,我们没有发现断裂能作为锂浓度[1]的函数有实质性的变化。我们在锂锗的断裂能方面发现了类似的结果,但也发现在相同的加载条件(相同的充电状态、充电速率和薄膜厚度)[2]下,锂锗的流动应力明显小于硅。因此,与硅相比,在相同条件下,锗的裂纹驱动力要小得多(因为裂纹驱动力与应力的平方成比例),使锗在循环[2]中避免断裂方面成为硅的良好替代品。

尽管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测量方法,但很高兴在文献中看到实验之间的普遍一致!然而,我很好奇你对我们观察到的细微差异有什么看法。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性能(流动应力,也许断裂能?)取决于加载速率。例如,已经发现这些材料易于蠕变[3-5]。因此,如果我们负荷更快,我们就会产生更大的压力。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使用相对较慢的充电速率(例如C/16),有效地对电极施加较小的加载速率。在您的实验中,您进行了原位TEM(通常涉及非常高的充电率)或纳米压痕实验(施加比我们的实验大得多的应变率),与此相比,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应力。[3]-[5]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加载速率下,存在不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原子排列)——这是否会导致在不同的加载速率下,不同的断裂能?

其他可能的解释是不同的材料,例如不同的电极制造方法,或用于计算值的不同模型(例如,Beuth对衬底上薄膜断裂的分析,Morris模型对压痕过程中的断裂,等等)。有什么想法吗?

谢谢!

马特

法尔,索和弗拉萨克。“锂离子电池锂硅电极的断裂能测量”,纳米通讯,13(11),2013。

法尔,崔,李,哦,还有弗拉萨克。“锂离子电池锗电极在电化学锂化和锂化过程中的应力和断裂测量,”电源杂志,304,2016。

[3] Boles, Thompson, Kraft, and Monig,“锂硅纳米线的原位拉伸和蠕变测试”,应用物理快报,103,2013。

[4] Pharr, Suo, Vlassak,“锂离子电池硅电极应变率敏感性的应力随充电速率的变化”,电源学报,270,2014。

[5] Berla, Lee, Cui,和Nix,“电化学锂化硅的力学行为,”电源杂志,273,2015。

Shuman_Xia的照片

马特,恭喜你获得新教职!很高兴看到我们从不同的方法中发现了相似的结果。你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观点,解释了我们在高浓度Li下观察到的细微差异。我同意加载速率对锂化电极材料的断裂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在我们的TEM和纳米压痕实验中,锂化材料是在几分钟内机械加载的,而你的样品是用电化学锂化以更低的速度加载的。我想过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样品之间应力状态的差异。你们的电极薄膜在断裂测试中受到了双轴应力。TEM和纳米压痕样品的应力状态接近单轴态。在传统的金属断裂力学中,由于裂纹尖端的应力状态对微孔洞形核和聚结的影响,它对断裂韧性有很大的影响。同样,锂化材料可能表现出某种应力状态依赖性,但其物理来源可能不同于金属断裂,值得进一步研究。

马特·法尔的照片

感谢您的回复!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更好的物理解释这些材料的断裂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也许我们可以做一些实验来研究与断裂过程相关的微观结构特征,从而在宏观层面上揭示其他实验观察之间的差异。

张苏琳的照片

嗨Shuman,

这是关于锂离子电池阳极力学实验方面的一个很好的回顾。我很自豪地看到,我们的机械师在发展该领域和帮助电化学家理万博体育平台解大体积变化阳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两个兄弟,但有效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个是SEI的形成,另一个是孔隙的形成(在几乎所有的负极材料中普遍存在)。第一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的机械师很少触及它(在我们的提案中,电化学家经万博体育平台常抱怨)。第二个问题不太明显,但我们经常看到,在第一个和随后的循环中,锂化行为(例如,非晶态Si)是非常不同的,这表明它的重要性。在转向其他电池形式(如Li-air)之前,我们的实验人员能否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Shuman_Xia的照片

说得好,苏林。微观组织演变如孔隙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重要性电池cyclability.我读了你最近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论文分层多孔硅阳极和相当令人惊讶的优越性能,这些阳极。关于你关于SEI的观点,我同意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研究的研究领域。从实验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SEI从液体电解质中被移除,它就会被分解。理想情况下,SEI薄膜的化学力学性能需要原位研究和operando研究。然而,这在目前的实验能力下仍然很困难。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可能在于将实验测量与大规模原子建模相结合,以提供SEI形成和演化的全面图景。

capraz的照片

大家好,舒曼,苏琳

谢谢你指出SEI形成的重要性。遗憾的是,SEI层的形成及其力学和电化学性能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同意Shuman博士的观点,需要新的原位实验方法来研究SEI层的化学力学特性。最近,古德鲁和他的同事们在《能源垫》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期刊,2016,6,16000099。他们使用AFM技术跟踪了硅电极上SEI层的形成,他们的结果表明,不可逆的SEI形成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锂化循环中。另一种探测电极不可逆变化的新技术是原位应变测量。最近,E. Jones和我发表了一篇关于石墨电极不可逆变化的论文(JES 163 A1965 2016)。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逆应变随着表面积和循环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意味着在给定的电压下,SEI层以较慢的扫描速率形成较厚。有趣的是,粘结剂的选择对不可逆应变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表明SEI层的形成受到粘结剂类型的影响。Shuman博士,我想知道您有没有机会调查SEI层对电极断裂韧性的影响?我还想特别感谢舒曼博士在SEM杂志上组织的特别版。

capraz的照片

大家好,舒曼,苏琳

谢谢你指出SEI形成的重要性。不幸的是,我同意舒曼医生的观点

订阅“杂志俱乐部2016年7月主题:可充电电池大容量变化材料力学”的评论

最近的评论

更多的评论

辛迪加

订阅辛迪加